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体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从大的层面讲,就是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小的层面讲,就是要增强诚信意识,感悟诚信精神,践行诚信诺言。自觉增强诚信意识。古人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中华民族历来讲求“诚信为本,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优良传统、一种处世原则、一种道德规范,贯穿于我们读书治学、复习备考的始终。要想掌握知识、成就未来,惟有从诚信开始,离开诚信则一事无成。诚信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小处培养,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涓涓细水终将汇成诚信之海。自觉感悟诚信精神。诚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石,它对人格的塑造、品德的培养有决定作用,与民族的自强、社会的进步也息息相关。个人诚信淡漠则无法立足社会;国家诚信缺失则无法跻身世界。学问之道、考试之路、立身之本,都是诚信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任何抄袭和作弊,都是不诚信的行为,都是对能力的蔑视、对知识的亵渎、对尊严的抹杀。平时缺乏诚信意识,学习不肯下苦功,总想走捷径,耍弄小聪明,抱侥幸心理,久而久之,养成恶习,积重难返,测试考核难免会有不端行为,甚至铤而走险,到头来必将自吞苦果,饮恨终身,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自觉践行诚信诺言。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守诺、践约、无欺,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表明考生对考场纪律的知晓、认可和遵守,促使“诚信考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给绝大多数考生以正确的导向,给极个别考生敲响道德警钟。诚信考试不能光承诺,还需要每个考生身体力行,用时间去鉴定,用行动去证明,用事实去认可,襟怀坦荡,心无旁骛,以积极诚第1页共7页信的精神状态去参加考试,始终保持内心深处的那份踏实、宁静与坚守,这才是“80后”学子应有的素质。加强诚信建设,是全方位、全局性的文化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也是阳光招生的题中之义。诚信考试作为最基本的素质、最扎实的起步,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教育引导,广大考生也要只争朝夕,增强诚信意识,感悟诚信精神,践行诚信诺言。一个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是最难能可贵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诚信立身、诚信处世、诚信做人,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锻炼意志,磨砺品质。以实际行动提高“幸福指数”、稳操“成功胜券”。第二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一是联系思想,强化学习。把学习宣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二是联系责任,认真履职。及时梳理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析掌握廉洁从业风险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完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的“三早”工作机制。三是突出重点,严肃纪律。真正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继续抓紧抓好机关内部反腐倡廉工作,这是纪律约束,也是基本要求。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工作是一把手负责,一把手要切实承担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的首要责任。坚决把责任落实到位。不仅要监督他人,自己更要接受监督。要加强制度建设,一切按制度办、按规矩办。五是要联系工作,抓好落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工作载体统筹力度,要求全单位党员干部对照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思路。风气正则民意顺,民意顺则社会稳,社会稳则事业兴。只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才能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第2页共7页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放在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