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作文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作文拟题的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拟题的方式和技巧。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拟题的方式和技巧教学步骤一、导入“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标题,往往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大有先声夺人之势。能使文章增色许多。那么,怎样才能拟好题?拟题有什么方法和技巧?这是我们本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二、指导方法(一)师生探讨把握作文题目的特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发给学生一些杂志,让学生只看题目,问问他们会看哪些文章。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进而探讨文章题目的特点。师生讨论后明确:新颖、个性、意味隽永应该是作文题的特点。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但又不能落于俗套;应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很快激起阅读兴趣。例如,以“亲情”为话题作文,就有可能出现下列这样两类不同的标题:第一类虽然切题但俗套:《小事中见亲情》、《难忘的亲情》。第二类就很抢眼:《亲情,有阳光也有风雨》、《人生的七棱镜》、《一次影响世界的对话》。(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拟题的方法和技巧。(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先请一些有拟题成功经验的同学谈谈。依据学生所谈的信息,总结拟题创新的几种方法:(1)巧用修辞来拟题1、巧用比喻:如《练字虎山行》,练字的过程枯燥无味,作者用擒猛虎作比,形象生动,很有感染力。《人生之网》,人生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一张沉重的网吗?这个题目带给人深思。《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2、巧用拟人:这种题目说明文应用的较多,如《我是网,我怕谁》,一看就知道是介绍网络知识的,还传达出网络的的力量无比强大的信息。《你听见冰川的脚步声吗?》,冰川的移动变化变得生动有趣。《香烟的自白》、《我是电》都是运用了拟人手法3、运用设问:如说明文的题目《地球是圆的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议论文的题目《老实人总是吃亏吗?》、《什么样的青春最美》、《“顺境出人才”吗?》等,用设问来引起读者的思索。《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4、运用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吉林长春)、《读智慧用心爱心专心之书,做有用之才》(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5、运用借代: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2)逆向思维,力求出新。依心理学研究可知,人常常具有从众心理和趋同心理,反映在取题目上也不例外,如歌颂类文章总是用“赞美”、“伟大”、“永垂不朽”一类词语组成文章题目。当然,这样取题本来也无可厚非,但看得太多太多,总有似曾相识甚至雷同化之嫌,一点阅读的胃口也吊不起来。可以逆向思维,力求出新:如《近墨者未必黑》、《“闲书”不闲》、《不知足者常乐》《好人一生平安?》等,这些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能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在纪念毛泽东的征文中,有个学生尝试用《无情的父亲》作题目,此题目在遍是“歌颂”、“缅怀”、“敬爱”、“伟大”等组成的协奏曲中,仿佛忽然冒出的一个不和谐音,格外引人注目,反而也特别令人想探知究竟。读完全文才知,文章用形贬实褒手法,叙述了毛泽东对子女近似“无情”的严厉,表映了毛泽东的伟大。又如教师节临近,总写歌颂教师的文章,有学生取《说谎的老师》为题,也十分醒目,读罢才恍然大悟,老师说谎是因为心中只有学生。学生以为掉了书费,而急得团团转,老师说已有人捡到,交在老师手中了。这样的说谎是老师对贫困生的满腔爱心,是良好师德的曲折反映。像这样反弹琵琶式的作文标题,反而能比正面选题更吸引人。(3)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语文报初中版第271期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让脑袋作360度转动》,脑袋怎能3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