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完全投入,集中注意力,在文学殿堂中汲取所需的营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理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品尝智力的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节课的设计有了以下两点想法:(一)让师生共同沉浸于经典语言中,通过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让美好的情感指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受到终身的教育。(二)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落实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分析教材: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首新诗,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律动,适合反复诵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品读赏析诗歌,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主旨。2、诗歌中作者让一棵简单的树有了崇高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全赖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通过想象让诗歌中的那课树人格化,所以修辞手法与象征手法是本文不可忽视的学习重点。3、诗歌是中学生喜欢但又不太敢尝试的一种文体,借这首诗的东风,希望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写诗冲动的种子,尝试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用文本的经典语言来点化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敢于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内心的感受。分析学生: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读赏析能力,对较浅且内涵丰富的文本有较强鉴赏力,能用精练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想法。在写诗方面,其实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未被发掘,需要引导。课题主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品读经典语言文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流程: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2、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品读诗歌的意境美2、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的使用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瑛的一首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试着来聆听心之音乐,欣赏心之舞蹈。2、介绍李瑛3、聆听感悟先让我们用心来聆听这首诗,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4、朗诵体味同学们讲出了自己所感,那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去读,把自己放进去,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你一定能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东西。并请同学们找出一节你最喜欢的诗,有感情的朗读出,并给我们大家谈谈你的感悟。范例:第二小节,“山”“海”“露珠”“炎阳”“风”“雪”考验磨练了这棵树,却同样给予了它天地之精华,赋予它美好的品质。“昂首屹立”“坚强不移”“坦荡磅礴”“正直”“斗争品格”这些短语让我感受到了这棵树有着非凡的气度,无穷的力量和坚强的斗志,是一棵不平凡的树。5、总结:这是一棵有着献身精神,有着热爱人民感情的树。6、解题同学们现在能明白这棵树骄傲的原因了吗?“骄傲”的含义?贬词褒用,是自豪的意思,主要包含:1、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2、我有美好的心灵。3、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7、鉴赏:一棵简单的树,却有着那样崇高的精神,深厚的感情,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1)用了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排比(举例)2)用了象征手法,借助想象来塑造一棵树的形象,联系《白杨礼赞》同学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运用联想或想象的句子吗?范例:第六小节,“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轻柔的云霞”两句立足于树之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想象,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关心、爱护着各种各样的人。8、拓展:学完这首诗,我们体会到了想象给诗歌装上了自由的翅膀,给了诗歌更广阔的天空。十四五岁的你们,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相信你们也愿意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的情感,可是有很多同学往往对于写诗望而怯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