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隋唐时期教案一、考点(一)隋朝的统治1.隋朝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2)统一的过程(3)统一的意义2.经济的繁荣(1)农业(2)手工业(3)商业3.隋朝与边疆的联系4.隋末农民战争(1)隋炀帝的暴政(2)农民战争(3)隋朝的灭亡(二)唐朝前期的繁荣1.唐朝前期的繁盛(1)唐朝的建立(2)唐朝的政治统治①“贞观之治”②武则天时期的发展③“开元盛世”(3)唐朝经济的发展2.唐朝边疆各族的发展(1)突厥和回纥(2)革未革曷(3)南诏(4)吐蕃3.唐朝时期的对外关系(1)唐与朝鲜的关系(2)唐和日本的往来(3)唐和印度的交流(4)唐和波斯、大食的关系(三)唐朝的衰落1.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形成2.两税法的实施3.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4.唐末农民战争(四)隋唐文化1.科学技术和教育2.宗教、哲学和史学3.唐朝的文学4.艺术和体育5.唐文化的世界地位用心爱心专心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一)能够再认、再现隋朝的统一,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各民族间的交往,唐同日本、朝鲜、天竺、波斯、大食、大秦的关系以及唐朝的科技文化等史实概念。(二)概括、归纳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和历史发展线索。(三)分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背景、内容,正确评价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影响。(四)比较北魏、隋、唐三朝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掌握其特点和发展。比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原因,得出规律的认识。(五)概括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三、知识结构(一)隋朝的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建都长安。(二)隋朝的政治。1.统一全国。在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2.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加强与边境的联系。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还派人去西域。(三)隋朝的经济。1.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2.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四)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亡。(五)唐朝前期的清明政治。1.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1)沿用均田制;(2)实行租庸调制;(3)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武则天统治时期奖励农业生产、重用人才。3.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六)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方面:改进创制农具,兴修水利,开辟荒田。2.手工业方面: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发达。3.商业方面: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七)唐朝的民族关系。1.边疆少数民族的的发展:突厥、回纥、革未革曷、南诏、吐蕃。2.唐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八)唐朝的对外关系。1.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2.唐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大食的交往。(九)唐朝的衰落:1.政治方面(1).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2).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3).藩镇割据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政局更加混乱、黑暗。(5).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2.经济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实行了两税法。(十)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十一)隋唐文化概况:1.科学技术。建筑、印刷、天文、医学发达。2.教育。学校制度完备,专业教育开始确立,私人办学增多。3.思想方面。佛教、道教、祆教、景教等及唯物论思想发展。4.史学方面。设立了国家史馆,著有《史通》、《通典》。5.文学方面。唐诗、散文、传奇等繁荣。6.艺术方面。绘画、书法、石窟艺术著名。四、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分析与答案: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对古代生产工具进步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再认、再现重要史实的能力。答案是C。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