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三视图的绘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中的内容。前面为设计方案的制定,后面为设计成果的展现,本节为简单三视图的绘制。三视图是设计表达与交流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语言,只有学会绘制三视图,才能在技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与他人很好的交流,才能在展现设计成果时准确的进行表达。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具体体现为“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及“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立体几何,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但对在技术活动中如何恰当的表达方案还不清楚,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三视图的绘制,在绘制三视图时常常出错,不能规范的使用三视图,实践应用能力较低。所以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如何将前人总结的规律转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把知识进行内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水到渠成的应用所学知识绘制三个视图,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要解决难点,一方面,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感悟,把枯燥的原理学习变成有趣的学生活动,以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直接经验。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由易到难在不断尝试的实践活动中感悟方法、在讨论分析中提高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绘制三视图的方法,以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2)掌握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3)学会使用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4)能将简单的三视图还原成实物2、过程与方法(1)经历三视图的绘制过程,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2)经历从三视图到实物的转化过程,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设计交流中三视图的重要作用(2)感受获得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难点:如何将前人总结的规律转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把知识进行内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水到渠成的应用所学知识绘制三个视图,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五、【教学策略】通过展示机械零件,并对其进行描述,体会到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引出三视图是机械加工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语言,并展示一组技术图样,让学生感受设计交流中三视图的重要作用。通过手电筒投影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原理。通过对机械零件三视图的观察讨论,让学生动手找出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通过搭建积木并绘图的活动,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进行实践应用。通过不同角度投影结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确定主视图;通过对视图的找错分析,让学生学会科学绘制三视图的顺序。通过萝卜雕刻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让学生能体验将简单的三视图还原成实物的物化过程,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六、【教学资源准备】为完成教学目标,需准备以下材料: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白纸、积木、尺子、小刀、萝卜。七、【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让知识难度进阶展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的教学过程如下:教学流程过程设计目的课堂引入展示机械零件,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体会到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引出三视图是机械加工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语言,并展示一组技术图样。让学生感受设计交流中三视图的重要作用。三视图投影原理1、教师演示机械零件的投影过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形成对三视图的感性认识。2、学生用白纸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并用手电筒向三个面投影,将投影结果绘制在学案上。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原理。3、分析零件中圆孔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白物体的可视轮廓线用实线绘制,不可视轮廓线用虚线绘制。让学生能准确表达物体的轮廓线。机械零件三视图的观察讨论1、观察讨论三个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填写学案。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