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法律规范(一)、目的:根据医嘱正确地为患者实施输液治疗。(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净双手。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 2%碘酊、75%酒精、一次性输液器 2 个、消毒棉签、胶布或输液贴、网套、纱布、止血带、治疗巾、按医嘱准备药液、输液卡和笔。(三)、操作程序:1、核对药液,用纱布擦去药液上的浮土,检查药液质量,揭去瓶盖中心部分并消毒。检查一次性输液器密封效果及有效期,打开输液器,将针头插入瓶内。2、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进行核对,将输液瓶倒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管内空气,关好调节器,将针头挂在茂非氏滴管上。3、向病人做好解释,协助取舒适卧位,选择穿刺部位,铺治疗巾,放好止血带。4、以进针点为中心,用碘酒消毒穿刺部位,由内向外,范围不小于 5×5 厘米。备三条胶布于治疗盘上。扎止血带距穿刺点以上 6厘米处。用酒精脱碘两次待干。再次核对。5、松开调节器,再次检查输液管内空气是否排尽,关闭调节器。6、嘱病人握拳,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立即打开调节器,病人松拳,视液体滴入通畅后固定,根据病情、年龄和药液性质调节滴数。7、操作后再进行核对,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签全名。8、处理用物,洗手。(四)、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及特别药物应在确定针头刺入静脉内再加药。3、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抢救情况可例外)。昏迷、小儿等不合作病人选用易固定部位静脉。4、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人主诉。观察针头有无脱出、堵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痛苦等症状,并注意有无溶液外渗。5、根据病人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数,成人一般每分钟40-60 滴,儿童每分钟 20-40 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病人滴数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加快。6、需连续输液者,24 小时应更换输液管。7、及时更换输液瓶,并记录时间和签名。发生输液反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