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七章元素及其化合物赛点归纳:一.主族元素:1.主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前四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对角线规则;惰性电子对效应;主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利用无机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2.IA、IIA族金属与水反应的产物及产物的碱性,金属于卤素反应的产物,金属与氧反应的产物,重元素的反应,锂与氢、氮生成LiH和Li3N。3.最简非金属氢化物计量学,金属氢化物的性质,CH4、NH3、H2S、H2O、HX的酸碱性;NO与O2反应生成NO2,N2O4与NO2的平衡,NO2与水反应的产物,HNO3及其盐作氧化剂,N2H4是液态的还原剂,存在H2N2O2和HN3这样的酸,不同金属和还原剂和硝酸及其盐的反应。4.碘和Na2S2O3的反应,其他硫代酸、多酸、过酸,B(III)、Al(III)、Si(IV)、P(V)、S(IV)、S(VI)、O(II)、F(I)、Cl(I)、C(III)、Cl(V)、Cl(VII)等第二、三周期元素与卤素及其含氧阴离子的化合物的正常氧化态,其他氧化态的非金属化合物,Sn(II)、Pb(II)、Bi(III)主要氧化态,非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及生成的酸的计量学,卤素与水的反应,从F2到Cl2的卤素氧化性和反应性的递减,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元素化学差异,H2SO4、NH3、Na2CO3、Na、Cl2和NaOH的工业制法。二.副族元素:1.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副族(第一系列)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利用无机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2.Cr(III)、Cr(VI)、Mn(II)、Mn(IV)、Mn(VI)、Fe(II)、Fe(III)、Co(II)、Ni(II)、Cu(I)、Cu(II)、Ag(I)、Au(I)、Zn(II)、Hg(I)、Hg(II)等常见元素常见氧化态,上列常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其他氧化态以及其他元素的化学性质,Cr、Mn、Fe、Co、Ni溶于稀盐酸,而Cu、Ag(I)、Hg不溶,溶解的产物是+2价的阳离子。Cr、Al、Fe、的钝化,Cr(OH)3、Zn(OH)2是两性的而其他氢氧化物不呈两性,MnO4-、CrO42-、Cr2O72-是强氧化剂,MnO4-的还原产物与pH有关,除Cr2O72-外的多酸阴离子。上述常见元素的配位化学。趋势预测:近年来元素化学的考点可归纳如下:1.对角线规则;惰性电子对效应;主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2.IA、IIA族金属与氧反应的产物,重元素的反应性,锂、铍的特性。最简非金属氢化物计量学,金属氢化物的性质,HNO2及其盐作还原剂,HNO3及其盐作氧化剂,N2H4是液态的还原剂,H2N2O2和HN3的结构与性质,不同金属和还原剂和硝酸及其盐的反应。3.碘和Na2S2O3的反应,Be、B、Si、P、S、Cl、Sn、Pb、Bi等第二、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非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及生成的酸的计量学,互卤化物和多卤化物,卤素与水的反应,第三、第四周期元素性质的差异(第二周期)。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4.过渡元素的通性。Cr(III)、Cr(VI)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及其相互转化。Mn(II)、Mn(IV)、Mn(VI)、Mn(V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Fe(II)、Fe(III)、Co(II)、Ni(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Fe、Co、Ni、Pt的重要配合物。5.铜族元素的通性。Cu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铜盐的性质,Cu(I)和Cu(II)的相互转化,Cu的配合物。Ag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Ag、Au的重要配合物。6.氢氧化锌的性质,水溶液中Zn2+的重要反应,锌的重要配合物。Hg(I)和Hg(II)间的相互转化。一、S区元素(一)通性1.它们的价电子构型为ns1-2,内层为稀有气体稳定电子层结构。价电子很易失去呈+1、+2氧化态。都是活泼性很高的金属,只是碱土金属稍次于碱金属而己。2.有较大的原子半径。因为每一周期是从碱金属开始建立新的电子层。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同周期从IA到IIA减小,同族中从上到下增大。3.电离势和电负性均较小,其变化规律为同周期从IA到IIA增大,同族中从上到下顺序减小。(二)物理性质单质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除Be和Mg外,其它均较软。它们在密度、熔点、沸点和硬度方面往往差别较大。(三)化学性质1.它们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泼性,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电负性较高的非金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