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检验检验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检验方法①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④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1)离子的检验。检验的原理是依据离子的特征反应现象如呈现特殊颜色变化、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①阳离子的检验:②阴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OH-①酚酞试液②石蕊试液①呈红色②呈蓝色Cl-AgNO3,稀HNO3白色沉淀Ag++Cl-=AgCl↓Br-AgNO3,稀HNO3淡黄色沉淀Ag++Br-=AgBr↓I-AgNO3,稀HNO3黄色沉淀Ag++I-=AgI↓SO42-HCl,BaCl2溶液加HCl无沉淀,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Ba2++SO42-=BaSO4↓SO32-稀硫酸,品红溶液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SO32-+2H+=SO2↑+H2OCO32-HCl,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CO32-+2H+=CO2↑+H2O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石蕊试液溶液变红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Fe2+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氯水③K3[Fe(CN)3]溶液①先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水后便红色③生成蓝色沉淀①Fe2++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②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Fe3+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①出现红褐色沉淀②溶液呈血红色①Fe3++3OH-=Fe(OH)3↓②Fe3++SCN-=[Fe(SCN)]2+Cu2+NaOH溶液蓝色沉淀Cu2++2OH-=Cu(OH)2↓NH4+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NH4++OH-=NH3↑+H2OMg2+加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Mg2++2OH-=Mg(OH)2↓Al3+NaOH溶液,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CO2+Ca(OH)2=CaCO3+2H2O(2)气体的检验。检验的根据是由气体的特征性质(化学和物理的)所表现的现象。但是注意:有些现象是某几种气体所共有的,如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少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燃烧,其火焰都呈淡蓝色,当它们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都会爆鸣;溴蒸气、氯气、二氧化氮都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等等。因此遇到这些情况,不要过早下结论,而要综合考虑性质和现象。(3)有机物的检验。常用的试剂有: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烯烃、炔烃、大多数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均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②溴水:烯烃、炔烃、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均可使溴水褪色(加成或氧化反应)。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常温下,多羟基的物质如甘油、乙二醇、葡萄糖都能溶解新制的Cu(OH)2得绛蓝色溶液,羧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得蓝色溶液。含—CHO的物质与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Cu2O沉淀生成。⑤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形成紫色溶液。例1某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Na+、Fe3+、Fe2+、SO42-、SO32-、I-、NO3-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取两份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另一份加入氯化钡固体,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能含有K+B.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溶液中可能含有Fe3+D.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答案】C【解析】A、若溶液含有Fe2+、SO32-、I-,一定没有Fe3+,根据电荷守恒,则一定含有K+或是Na+,故例2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NH4+、Ba2+、Cl-、CO32-、SO42-、NO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