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六单元第22课第七单元第23课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重点、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难点: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祖国统一大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稚嫩的童声表达了迎回归的喜悦之情,也勾起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创痛、苦涩和辛酸。这正是闻一多先生当年怀着悲愤、期待写下这首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闻一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西方列强霸占。他不会想到,时隔七十多年,西方殖民统治在我国彻底结束时,人们为他的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在祖国统一问题上运用了怎样的指导方针。(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同学们都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时,是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到现在港澳还是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然而这“一国两制”的构想却是最早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提出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建国以后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①武力解放台湾时期: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地区。1950年美国政府一方面侵略朝鲜,另一方面又派它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干涉了中国的内政,给中国实现统一制造了困难。中国政府于1954年曾明确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号召。1958年8月,针对美国坚持维护其侵占台湾的现状和搞“两个中国”的企图,以及国民党部队对大陆进行的骚扰和破坏活动,中央军委下令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屿。在中美之间,台湾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但是,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它同香港、澳门问题,虽然都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②和平解放台湾构想的逐步形成: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就提出过“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公开正式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提出了结束台湾海峡存在的军事对峙状态。1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更明确地表示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的谈话中,已经含有“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这一构想在1984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作为国策被通过。从而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二)“一国两制”的特定涵义用心爱心专心关于“一国两制”构想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各方面都有根本的、重大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一国与两制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两制的前提是只有一个中国。那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实践的呢?(三)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考虑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虽然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但这一政治主张完全适用于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一构想,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政府就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的主权问题。当撒切尔夫人提出“用主权换治权”时,邓小平马上以中国在主权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相答复。后来经过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