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音是什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2)利用声音传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声音传播需要传声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声现象应用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应用物理和喜欢物理的兴趣,体会声学知识的价值;(2)结合,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相互协作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建筑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都使人感到刺耳难听。乡村夜晚稻田中的蛙声,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音打交道,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想知道与声音有关的哪些问题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声音的产生[做一做]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具体方案]:(1)(2)(3)(4)[体验]同学们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有什么感觉。[议一议]学生讨论交流,上述物体(橡皮筋)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只有固体能发声吗?液体和气体呢?[小结归纳]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2.叫做声源。[演示](1)把发声的音叉放入不中,溅起水花。(2)扬声器发声时,纸屑上下跳动说明:。(3)用碎纸屑洒在鼓面上,发声时纸屑跳动,用手按住鼓面,纸屑停止跳动,小鼓不再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应用]让学生说出一些发声物体振动的事例。[想一想]大家能能举出发声体不振动的事例吗?(二)声音的传播[做一做](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试一试你还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吗?(2)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让同学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什么?[想一想]它们在声音传播方面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析总结:、、可以传声。[讨论交流]请学生举一些气体、液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演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中,再把瓶内空气逐渐抽出,声音有何变化?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归纳]1.声音的传播需要。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不能传声。(三)声音是一种波[演示]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引导]介绍:声音在空气中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但是人眼看不见。[演示]图1-7实验[议一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结归纳]1.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声音在空气是以的形式传播的。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介绍:医学上的超声碎石的原理。(四)声音传播的快慢[做一做]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想一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吗?要测量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需要测量出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学生分析总结:[议一议]怎样估测声音在空气中(300m以上距离)传播的快慢呢?学生讨论交流后总结:[点拨]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钢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小结归纳]1.空气中的声速:340m/s。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ld>v液>v气。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类型一: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例1]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