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考语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4
高考语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4
高考语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4
高三语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复习目标】了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复习重点、难点】1.了解景物形象的设题类型2.归纳答题的模式【复习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什么是景物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诗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2、意象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3意境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复习过程】一、考点阐释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类试题的考查频率很高:2013年考查的有天津卷、江苏卷、辽林卷、广东卷。广东卷直接考查的有2004(意境)、2006年(意象)2007(意象)、2010(分析虚实结合手法)、2011(描述景物),2012年(分析意象叠加的手法))、2013年(分析借景抒情)应引起足够重视。二、活动一:试题回顾,真题链接题型一:诗中赏画,画中寻景(2006年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山青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①艭:小船。②海幢:海幢市。思考: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答案: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2007年广东卷)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思考:诗人运用了哪些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10年江西卷)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思考: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题型二:借助意象,品味意境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思考: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星河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