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会判断有关概念。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课时安排】教学安排:3课时【考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①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②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及其应用;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⑤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化学计算问题等。【教学过程】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一、知识梳理:1.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和本质(1)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2.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间的关系(1)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2)与电极反应的关系:①原电池: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②电解池: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二、典例精析例1:对4FeCl2+4Na2O2+6H2O===4Fe(OH)3↓+O2↑+8Na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OH)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氧气是氧化产物C.作氧化剂的过氧化钠和作还原剂的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1D.过氧化钠只作氧化剂方法点拨: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即二剂二产物)→判断各物质的作用及电子转移或物质的量关系。解析:D在题给的化学反应4FeCl2+4Na2O2+6H2O===4Fe(OH)3↓+O2↑+8NaCl中,铁元素由+2→+3价,,故可知Fe(OH)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气是氧化产物,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为FeCl2和Na2O2,A、B正确,D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作氧化剂的Na2O2与作还原剂的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3∶1,C正确。三、方法总结解此类题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找变价、分升降;第二步,判类型、定其他;第三步,纵横比,下结论。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特征进行判断,首先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然后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或者判断哪些物质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哪些物质被氧化(或被还原),哪些物质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等;最后根据题意,得出相关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联系判断思路:找变价―→分升降―→定数目―→定答案。【特别提醒】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因为元素处于化合态时,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价,也可能为负价。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作氧化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往往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氧化剂或还原剂,有的反应物可能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变式训练1.对反应H-+NH3===H2+NH的不正确说法是()A.只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H-是还原剂C.NH3是还原剂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解析:C该反应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A正确;H-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所以B正确;NH3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NH3是氧化剂,所以C错误;氢气中两个氢原子分别由-1价的氢和+1价的氢生成,因此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所以D正确。考点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一、知识梳理:1.常见氧化剂(1)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O2、Cl2。Cl2。(2)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硝酸、KMnO4、FeCl3等。浓(3)过氧化物:如H2O2、Na2O2。H2O2。2.常见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Fe、Zn。Zn。(2)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2、C。(3)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H2S。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用单线箭头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如(2)双线桥法用双线箭头按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并注明得失及电子数目。如二、典例精析:例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