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课题9.1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于解释相关现象。2.知道什么是惯性。3.知道在生活中怎样利用惯性与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讨论,建立惯性的概念,并能用于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引导学生树立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2.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教学难点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于分析实际现象。2.解释日常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物理现象。教学准备笔盒、课本、力学小车、斜面、长木板、毛巾、钢笔套、纸条、塑料片、硬币、玻璃杯、带小轮的长方体木块、挡板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回顾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2.一个物体质量是500克放在水平桌面上,说出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创设情境,引入主题骑自行车时,不踩踏板,车也会前进一段距离,但最终会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二、学生自学:(一)牛顿第一定律1.阅读65页。你支持谁的说法?(做课件上的活动1、2、3)思考:踢出的足球,脚已不再施力,为什么还在运动?足球为什么最后又停了下来?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做活动4)猜想:物体受到阻力的不同,那么物体运动的路程的长短有什么变化?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实验结果记录在课本P66表格中(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分析实验结果记录得出实验结论:3.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讨论定律中的“或”字能不能改成“和”字?为什么?(二)惯性1.阅读课本P67页四幅图,说明了什么?2.活动9.4观察惯性现象,设计一个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3.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和生活中防止惯性的例子4.阅读P68“生活、物理、社会”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三)例题解析例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例3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速度达到3m/s时,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A、慢慢停下来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小于3m/sC、立即停下来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3m/s例4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例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例6飞机在飞行中空投救灾物品时,如果在空投目标的正上方投下,物品能落到目标处吗?应怎样空投才行?例7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A、手的后方B、手的前方C、落在手中D、无法确定(四)课堂检测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C.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