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目录】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1.大革命背景*。2.大革命高潮*。3.拿破仑帝国*。4.波旁王朝复辟*。5.七月王朝*。6.第二共和国*。7.第二帝国*。8.第三共和国。9.1875年宪法。①内容。②意义。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内容】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引发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爆发,随后通过《人权宣言》落实启蒙思想;1791年宪法实行的是伏尔泰鼓吹的君主立宪制,1792年推翻波旁王朝建立共和国实行的是卢梭主张的共和制,但是,一院制共和国很不稳定,出现暴民专制;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推行战争政策,导致帝国灭亡;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仅仅是封建王朝复辟,整个社会还在向资本主义转型;1830年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大资产阶级专政;1848年二月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国,仅仅四年,1852年拿破仑的侄儿建立第二帝国,还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其内外政策适应了法国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到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制度,经历了漫长的85年努力。法国政局动荡,制定了多部宪法,导致宪法不具有严肃性,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进入70年代就被德国超过。1.大革命背景*。1】封建制度阻碍法国发展。等级制度-三级会议,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组成,处于被统治地位,深受压迫。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实行专制统治,对外穷兵黩武,国力消耗很大。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更加腐败。他对财政困难毫不在乎,扬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2】资本主义发展。13】启蒙思想的政治动员。4】北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5】三级会议召开。路易十六继住后,国库亏空、债台高筑。为了缓和严重的财政危机并解决征税问题,路易十六被迫下令召开中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僧侣、贵族这两个特权等级享有免税特权,国家的税收几乎全部来自第三等级,他们的负担十分沉重,迫切希望改革。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的代表自称代表绝大多数国民,在一个网球场开会,集体宣誓“不制定宪法决不解散”。国王被迫让步,三级会议改名为制宪议会。国王暗中下令调动军队,准备镇压革命。2.大革命高潮*。1】大资产阶级当政。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7月,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8月,制完议会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针对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尤其强调了平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它以《人权宣言》作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2】吉伦特派掌权。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也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9月21日,在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上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决议。次日,国民公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3】雅各宾派掌权。1793年,法国局势再度恶化。反法联军再次进逼法国,各地也发生了反对共和国政府的叛乱。5月底巴黎民众举行暴动,推翻当权的吉伦特派,更激进的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从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