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表题型年份分值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7111627200622121145200511122245第四章财务估价财务管理既然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就需要使每一项决策都有助于增加企业价值。为了判断每项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必须计量价值。因此,财务估价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几乎涉及每一项财务决策。财务估价是指对一项资产价值的估计。这里的“资产”可能是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也可能是一条生产线等实物资产,甚至可能是一个企业。这里的“价值”是指资产的内在价值,或者称为经济价值,是指用适当的折现率计算的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它与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和市场价值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账面价值是指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价值。它以交易为基础,主要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财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既不包括没有交易基础的资产价值,例如自创商誉、良好的管理等,也不包括资产的预期未来收益,如未实现的收益等。因此,资产的账面价值经常与其市场价值相去甚远,决策的相关性不好。不过,账面价值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可以重复验证。虽然会计界近年来引入了现行价值计量,以求改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仅限于在市场上交易活跃的资产。这种渐进的、有争议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历史成本计量的主导地位。如果会计不断扩大现行价值计量的范围,并把表外资产和负债纳入报表,则账面价值将会接近内在价值。不过,目前还未看出这种前景。如果会计放弃历史成本计量,审计将变得非常困难。市场价值是指一项资产在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它是买卖双方竞价后产生的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有密切关系。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即所有资产在任何时候的价格都反映了公开可得的信息,则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应当相等。如果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会在一段时间里不相等。投资者估计了一种资产的内在价值并与其市场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值则认为资产被市场低估了,他会决定买进。投资者购进被低估的资产,会使资产价格上升,回归到资产的内在价值。市场越有效,市场价值向内在价值的回归越迅速。清算价值是指企业清算时一项资产单独拍卖产生的价格。清算价值以将进行清算为假设情景,而内在价值以继续经营为假设情景,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清算价值是在“迫售”状态下预计的现金流入,由于不一定会找到最需要它的买主,它通常会低于正常交易的价格;而内在价值是在正常交易的状态下预计的现金流入。清算价值的估计,总是针对每一项资产单独进行的,即使涉及多项资产也要分别进行估价;而内在价值的估计,在涉及相互关联的多项资产时,需要从整体上估计其现金流量并进行估价。两者的类似性,在于它们都以未来现金流入为基础。财务估价的基本方法是折现现金流量法。该方法涉及三个基本的财务观念: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风险价值。本章的第一节“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讨论现值的计算方法问题;第二节“债券估价”和第三节“股票估价”,主要讨论现金流量问题;第四节“风险和报酬”,主要讨论风险价值问题。这三个问题统一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把它们分开讨论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在讨论其中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涉及另外的两个问题,此时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第一节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之一,因其非常重要并且涉及所有理财活动,有人称之为理财的“第一原则”。一、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商品经济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现在的1元钱和1年后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不相等,或者说其经济效用不同。现在的1元钱,比1年后的1元钱经济价值要大一些,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也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例如,将现在的1元钱存入银行,1年后可得到1.10元(假设存款利率为10%)。这1元钱经过1年时间的投资增加了0.10元,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实务中,人们习惯使用相对数字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