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努力构建和谐顺畅的工作机制在作风纪律建设年的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里山镇党委积极探索促进镇村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新型工作机制,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敷衍塞责走过场等思想和行为。该镇党委领导班子用了六个半工作日到全镇13个行政村,与村两委班子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半年度工作调研,一改以往单纯汇报、点评的形式,而是两副班子成员进行平等地沟通和交流。一、两副班子平等沟通、畅通政令的实践里山镇共有13个行政村,虽所辖的村都规模不大,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千余人。但是,各村的特点各不相同,且各类关系复杂,所以如何让13个行政村都达到一个和谐新农村的状态成了镇党委政府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在2005年各村班子进行换届后,每半年镇党委就对13个行政村进行“回头看”,通过整体述职的形式,对村班子运转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认真查找分析并着力解决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回头看”成了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有力措施,这种形式虽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还不能够使所有村干部清醒地认识自我、解开工作中存在的疙瘩,所以在今年的《不作为村干部问责制》实行中也有5名村干部被评为不作为村干部。为此,今年镇党委班子特意安排好时间,要求每个村、每个村干部进行汇报,并对党委班子和个人的工作提意见和建议,这种形式从根本上对每个村干部的职责有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对当前党委开展的各项工作要了如指掌,可以说也进一步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1、理思路、找问题、有的放矢里山镇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各村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所以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怕没有发展思路,各村只有因地制宜地、明确发展思路才能搞好建设。所以镇党委班子在下村调研的过程中,着重就各村集体经济和支撑产业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村班子建设的好思路等方面进行重点调研,看村级工作目标、计划是否制定到位并得到第1页共5页了切实的实施,班子内部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有否落实到人,进一步理清了各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路、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近远期规划。同时,通过村干部个人的汇报和驻村指导员的点评,看村两副班子内部是否团结,有否“小团体”现象;班子是否经常开会、通气,民主集中制有否严格执行;成员之间是否相互帮助、相互协调;干部个人工作是否积极主动,有否独挡一面的能力,服务态度是否优良,为人作风是否正派,是否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村干部汇报结束后,镇党委班子成员针对各自分管的线,有的放矢的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帮助村里将发现的问题梳理好、建立台帐,便于解决问题和年底考核督察。2、寻不足、促发展、强基固根在交流中,不少干部谈到,以村里的经济实力,近年来为村民办的实事是不少的,比如造了多少桥、修了多少河堤、砌了多少护岸、筑了多少路,还帮助特色户发展新兴产业等等。有的干部还如数家珍地对健身场所建设情况、文体活动的开展情况等等工作进行了回顾和统计,但是却没有仔细寻找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深入交流,各村班子成员进一步明白了:做过的,毕竟已经做过了,要想的是哪些该做却还没有做。进行“回头看”,开展自查自检,重点是要拓展思路、挖掘深度,在为民办实事的广度和深度上探寻新路子、新方法,不能总是拘泥于那些常规事务。党委班子成员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分析研究各村群众提出的问题,点评村两委解决问题的方案,对重点项目提出扶持意见,对不符合村情民意的项目提出否决或修改建议。同时,要求村干部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工作,比贡献,对各村按有关制度开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为宗旨,努力创建学习型和务实型的为村民所称道的新型班子,进而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的根基。二、取得的成效1、提升了凝聚力。大坞底村自村级班子上任以来,班子成员间没有形成通力发展的合力。因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容村貌没有根本性变化;因班子成员意见不统一,各类矛盾纠纷时有第2页共5页发生。2007年,该村被列为重点整治村。半年来,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与落实,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