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建幼儿亲自然活动实践研究》第一阶段成果报告5稿《家园共建幼儿亲自然活动实践研究》第一阶段成果报告一、研究目标1.家园共建开展幼儿亲自然活动2.初步开发幼儿亲自然活动主题课程3.初步建立家园幼儿亲自然活动的保障机制二、研究内容1.调查幼儿园及家庭开展亲近自然活动的现状2.安全有序地开展系列亲自然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3.开发家园共建幼儿亲自然特色活动主题课程4.建构安全体系,探索实施亲自然活动的具体措施三、阶段研究举措1.设计、发放、分析问卷,了解分析家园共育亲自然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统计能够提供亲自然活动场地信息,并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做甄别筛选。2.每周四下午召开科研座谈会,探讨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拟定下一步具体解决措施。3.根据“季节”“节假日”“幼儿兴趣点”为主线,开展了8次主题活动,初步探索分年龄段家园共育幼儿亲自然特色活动主题课程。4.成立家园共育亲自然活动小组,责任落实到人,携手家长安全有序地开展亲自然实践活动,探讨实施亲自然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5.引导家长感受或者体验幼儿亲自然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家长主动带幼儿亲近自然。(1)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报纸、班级qq群等探讨、宣传幼儿亲自然活动的内容、作用等。(2)请家长对幼儿园亲自然活动内容提出建议。1(3)家庭对幼儿园亲自然活动做延伸和巩固。(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的亲自第1页共7页然活动。(5)家园共育,幼儿园为家长提供亲子活动平台。四、阶段研究成果(一)了解幼儿园及家庭开展亲近自然活动的现状1.发放问卷调查表针对全园783名幼儿家长发放了两次《家园共育幼儿亲自然活动实践研究》问卷调查表,其中《问卷调查一》发放783份,回收760份,回收率97.06%,主要了解亲自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家长对亲自然活动开展的态度。《问卷调查二》发放783份,回收758份,回收率96.8%,主要了解能够为亲自然活动提供便利的场所和家长中能够为亲自然活动开展提供的资源。2.做好分析统计工作通过两次调查,课题组的教师认真做好统计分析,了解家园共育开展亲近自然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统计在亲自然活动中家长具备的资源。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我们发现:93.6%的家长都愿意带孩子参加亲自然活动,但是由于自身工作忙,周末孩子要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学习,同时担心外出安全,真正能坚持带孩子参加亲自然活动的少之又少。43.7%的家庭有开展亲自然活动的资源,但是由于路途较远、缺少玩伴、缺少组织者等原因,让孩子真正在大自然中玩耍和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越来越多的幼儿被“困”在家里,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填满了他们的生活,缺少与自然的接触,阻碍了幼儿亲近大自然的脚步。家长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影响,出现过多的智力开发、特长的培养、孩子外出的安全问题等致使我们的孩子缺少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二)携手家长开展亲近大自然的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围绕“亲自然”目标设计主题,以“季节”为主线,设计幼2儿亲自然主题活动。如。大班主题月活动《春夏和秋冬》,先请小朋友利用假日和父母一起走进自然,观察当季的特点,收集自然界中感兴趣的东西(树叶、小石头、花花草草、小鸟的声音等),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把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结合第2页共7页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创设特设课程。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社会活动《找秋天》,让幼儿把自己在自然界中发现的感兴趣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从而达到培养幼儿敏锐观察力、语言组织能力的目标和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美术活动《神奇的树叶》、《树叶变变变》、《树叶印画》等,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了解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拼贴创作效果,印画添花效果,由点到面,延伸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感知大自然神奇的奥秘,进而培养幼儿亲自然的主动性。2.围绕“亲自然”目标设计主题,以“节假日”为主线,设计幼儿亲自然主题活动。如:3月12日植树节活动中,我们结合该节日的特点和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前班开展《植树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挖坑、种树,在与同伴共同劳动的过程中,锻炼手部肌肉,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幼儿互助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