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对策的调研报告20*年,*市实现gdp28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2.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19.8%、4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72亿元,增长62.2%;进出口贸易总额71亿美元,其中出口32亿美元,分别增长96.8%和93.5%。近三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5.7%、45.1%、37.3%、40.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两年翻番的速度递增。在势头迅猛的发展中,*民营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已占70%左右。去年11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调研时称赞说,*民营经济“起步早,速度快,效果好,成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今年年初,*市为了勇当全省民营经济“领头羊”,努力实现民营经济的新突破,提出了民营经济“超越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用两年时间,力争实现民营经济的自我超越、各镇之间的相互超越,以及实现超越XX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XX县区,保持全省民营经济“领头羊”的地位。一、XX县区民营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新趋势经过改革开放25年来的发展,XX县区民营经济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内源式向开放型发展,在以素质的提高带动数量的新扩张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亮点”频闪,主要体现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许多民企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外资或与国际著名品牌“联姻”,走“民外合璧”的道路来提升综合实力;上规模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集聚化发展带动块状经济的提升。应当说,XX县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企业规模、治理结构、产业组织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深层次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至20*年底,全县民营企业户总数达29020户,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25.16万/户,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70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7家,注册资本超亿元的民营企业18家。这说明绍兴民营经济总体上先于*走出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在民营企业制度及治理结构方面,XX县区一批民营企业已开始开放股权或走上资本第1页共7页经营的路子,管理结构和治理结构正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在产业组织方面,XX县区在某些行业以专业化产业区为载体的一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逐步发展为核心企业,并向以其为主导的企业网络或战略联盟性质的生产协作体系过渡,企业的竞争行为也开始从以产品同质性为基础的恶性价格竞争逐步向以产品差异化为基础的品牌竞争过渡,“小而散”的产业组织正处于重构完善之中。在创新方面,XX县区一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正实现以产品设计的模仿创新为主的方式向以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为主的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建起了研发中心,有些民营企业的研发中心已成为省或省以上的研发机构。在国际化方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开始成为绍兴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今年年初以来,XX县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又放在了五个方面:在坚持高强度技改的同时,提高投入产出率;在坚持培育规模企业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坚持投资结构多样化、有效化的同时,提高利用民资的档次和水平;在坚持超前规划的同时,围绕“两大中心”(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调整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在坚持发展二产的同时,着力培育扶持服务业。二、*民营经济与绍兴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从XX县区民营经济在企业规模、治理结构、产业组织、技术创新和国际化经营等五个层面所出现的深层次新变化、运行新特征和发展新趋势来看,*民营经济与绍兴相比现阶段还面临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1、*民营企业属典型的传统企业制度性质,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不能给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微观制度基础和机制。全市民营经济是靠民间资本原始积累自然演进形成的,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具有典型的传统企业性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是个人拥有或合伙的单一经营单位;产权结构封闭,以家族式管理为主,没有形成层级制的支薪经理职业企业家阶层,内部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企业的股权设置不完整,股权流动性低甚至没有,难以吸引投资者。这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