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保健功能释义(2022年版)》1.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对外防御和对内环境维持稳定的反应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营养不良、疲劳、体力活动不足、生活不规律等导致的免疫力降低,应注意调整和纠正这些因素。有科学研究表明,补充适宜的物质有助于改善免疫力。2.有助于抗氧化氧化是人体利用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抗氧化是人体控制由于氧化过度而产生不利健康影响的过程,氧化和抗氧化保持平衡,有助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外源性抗氧化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有科学研充表明,补充适宜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人体维持氧化与抗氧化过程的平衡。3.辅助改善记忆非病理性记忆减退是健康状态下,大脑对过往经验和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能力变弱的感觉。人的记忆主要决定于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训练,并受年龄、精神、营养、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补充有关的物质,不能使人“过目不忘”,也不能改善病理性的记忆减退。有科学研究表明,改善睡眠、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基础上,补充适宜的物质有助于改善非病理性记忆减退。4.缓解视觉疲劳视觉疲劳是眼睛长时间调节屈光所致,表现为视物模糊、眼部酸胀、干涩、流泪等眼部不适感。视觉疲劳与用眼距离、时间、照明、眼镜屈光度不当和户外活动少等有关。有科学研究表明,补充适宜的物质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5.清咽润喉饮水不足、用嗓过度、刺激性食物、吸烟等因素可以引起咽喉部不适感。有科学研究表明,补充适宜的物质有助于滋润咽喉或产生清爽的感觉。(二)功能学评价方法的衔接经过多轮专家论证,从保健功能评价原理、评价指标、适用范围等角度,充分研讨了《评价方法(2022年版)》与原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以下简称《2012年版评价方法》)、原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以下简称《评价方法(2003年版)》)、原卫生部发布《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1996版)》(以下简称《评价方法(1996年版)》)在科学上的实质性异同。按照科学合理、有效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对于原功能学评价依据为《评价方法(2003年版)》以前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评价方法(1996年版)》)的产品,规范调整保健功能名称时,应按照现行规定重做或补做功能学试验相应内容(详见附表)或提供既往依据《评价方法(2003年版)》《评价方法(2012年版)》的功能学试验报告;对在产在售需要重做或补做的功能学试验项目的产品,也可提供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上市后人群食用功能学评价研究报告,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应当规范、真实、可溯源,并对产品的保健功能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五、未列入《功能目录》保健功能的产品处置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和公开征求意见,取消原卫生部批准的抑制肿瘤、辅助抑制肿瘤、抗突变、延缓衰老和现有27种保健功能中促进泌乳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这7项保健功能不再纳入保健功能目录。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上述功能声称的相关产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已生产的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除上述不再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7项保健功能以外,对于已批准的尚未取消也未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保健功能,根据新旧保健功能声称衔接和最新评价要求进行转化;不能转化的,根据《目录管理办法》向审评机构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符合要求的纳入或者调整《功能目录》。对于保健功能已纳入《功能目录》的,新旧保健功能的衔接按照《功能目录》配套解读措施执行。对于已批准的保健食品涉及保健功能均已取消的,可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变更功能;保健功能部分取消的,按照保健功能声称的衔接进行调整。除保健功能已取消的产品外,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年后,保健功能与《功能目录》不符的保健食品应当停止生产销售。六、《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释义(2022年版)》的情况说明为规范对保健功能声称的科普宣传和消费引导,有关科研机构从科学角度论证起草了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释义,从功能作用的生理或保健意义、影响功能作用的其他影响因素和条件限制、现有科学认知及其局限三个方面延伸解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