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表中心名称中文名特种能源与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英文名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forSpecialenergyandcontroltechnology中心类型面向区域发展所属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推荐部门牵头单位情况单位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牵头单位法人代表牵头人姓名刘成安年龄职务/职称院长/教授联系电话08166089878电子邮箱lch@swust.edu.cn主要参与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兵器工业204所中国北方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55厂四川雅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宏宇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邮政编码621010联系人手机中心联系人宋绵新联系人电话0816-6089998电子邮箱传真0816-6089121主体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支撑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协同创新的思路和目标体系(包括:重大需求分析、开展协同创新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协同创新的目标体系设计以及已有基础和条件等,限1000字内)含能材料是武器装备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武器系统的起始发射和终点毁伤能源,含能材料是提高武器系统高效毁伤、远程压制及战场生存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含能材料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武器火力系统作战能力具有直接和有效的推动作用。由此决定了含能材料技术未来应围绕武器系统高效发射、推进、毁伤和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发展高能量密度、高能量利用率和低敏感的发射药技术,高能量、钝感和低特征信号的固体推进剂技术,高能和低敏感度的炸药技术,以安全、环保、高端化和个性化的火工烟火药剂技术。而含能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安全、绿色、高效和精密化制造,在进一步提高工艺本质安全性、消除或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尽管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含能材料的发展,但含能材料技术发展的协同创新能力匮乏,依然面临着诸多瓶颈。由于技术复杂、难度高和安全敏感性强,该领域存在的科学技术难题在短期内仍然无法突破;同时该领域缺少协同创新的组织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从而使科学研究与应用相脱节,技术开发与利用相脱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协同创新是解决当前含能材料领域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瞄准国家特种能源领域研究战略和西部及绵阳科技城在特种能源领域的技术需求,中心针对含能材料中的关键问题,围绕特种能源与控制技术的探索,按照“一个中心,四大方向,五项协同,八项突破”的整体思路,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在科研组织方面,中心将形成新型含能材料助剂及性能研究、含能材料绿色合成工艺及炸药废水处理技术、高能低感含能材料制备技术,智能弹药技术四大研究方向。在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方面,中心将努力实现组织管理、人员团队、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共享五个方面的协同,并在协同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建设、跨校人员聘任、人员评价激励、学生联合培养、协同研究、资源成果共享、合作交流等实现突破。中心的协同单位有西南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兵器工业204所、四川雅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北方化学工业集团255厂。其中两所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累计了较强的基础研究实力;204所长期从事含能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是我国含能材料领域的重要科研力量;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武器战斗部研制生产、255厂在发射药研制生产方面均具有领先地位;雅化集团拥有国家级爆破中心,在工业炸药等民用爆破器材研究方面研发经验丰富。中心拟在含能材料研发、生产、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来实现目标体系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情况(包括:参加协同创新的单位选择与分工、人才团队结构与规模、中心构建与组织管理、资源汇聚与重大任务以及机制体制改革与制度安排等,限1000字内)特种能源与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根据各协同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特色,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中心协同创新的单位包括:西南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兵器工业204所、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雅化集团、北方化学工业集团255厂,均是我国武器弹药主要研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