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溶液练习题课题1溶液的形成1.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白醋C.食用油D.食盐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A.澄清石灰水、水B.氧气、稀硫酸C.空气、汽水D.氯化氢气体、盐酸3.下列各组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A.铁、稀盐酸B.生石灰、石灰水C.二氧化碳、碳酸D.氯化氢、盐酸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碘酒C.消毒酒精D.生理盐水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水的下部分一定比上部甜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10毫升水与90毫升乙醇配成的溶液,溶质为乙醇,溶剂为水D.20毫升乙醇与20毫升甲醇混合配得的溶液是体积小于40毫升6.下列生活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B.洗面奶洗去脸上的油脂C.洗头膏洗去头发上的油脂D.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7.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将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B.氢氧化钠C.食盐D.生石灰8.公路积雪会引发交通事故,撒食盐能够使积雪很快融化,原因是()A.食盐与雪反应放热B.食盐溶于水放热1C.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凝固点降低D.食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9.向如图装置中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能使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左高右低现象的是()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10.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质量是g;溶液的质量是g。课题2溶解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2.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A.增加溶剂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3.烧杯中盛有硝酸钾溶液,烧杯底部可见少量KNO3晶体,下列方法中无法使KNO3..晶体再溶解的是()①向烧杯中加水②用玻璃棒搅拌③将溶液加热④加入同体积的饱和食盐水A.②④B.②C.①③D.④4.把20℃的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不变C.溶剂的质量不变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5.把底部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中拿出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和b都是饱和溶液B.a的浓度大于b的浓度2C.a一定是饱和溶液,D.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6.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理解正确的是()A.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C.31.6g硝酸钾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7.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氢氧化钙、④减少氢氧化钙、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⑥8.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其主要原因是()A.气压增大B.气压减小C.温度升高D.液体蒸发9.20℃时,20g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3g,则A物质在水中属于()A.易溶B.微溶C.难溶D.可溶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C.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D.氯化钠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11.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热饱和溶液,降温冷却,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A.只有氯化钠B.只有硝酸钾C.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有D.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没有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80g丙的饱和溶液C.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方法D.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