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翻译儋州市民族中学袁群勇高考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考什么一、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忠于原文内容字字落实直译出来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语言简明优美内容形式准确语句规范得体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审切连誊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四、文言翻译的方法直译的方法留(保留法)换(替换法)删(删减法)补(增补法)调(调位法)缩(凝缩法)1、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例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例2、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译文:越王勾践驻守在会稽山上。2、换: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例3:“岁征民间”中“岁”应换成“年”。例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3、删: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例5:“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例6:“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应删去。4、补: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例7: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例8: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③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例9: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例10: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然而体力足够用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但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5、调:调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例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例12:求人可使报秦者。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6、缩:凝缩法缩即是对文言文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例如1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五、文言文翻译的几个关注点高考文言译句抓关键点就是抓得分点要能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除了应当读通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就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也是考生准确答题后的得分点。关注点一:词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