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子长县红彦中学:张亚东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2)了解借物喻的的写法。(3)学习的借鉴借助一种具体和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过程和方法】(1)通过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3)学生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课件展示)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三、自主学习11、作者作品: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作家作品,课前师生共同交流明确: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很长时间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很多,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冰心的这种致纯致美的爱更加发扬光大,让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听课文朗读3、检查字词注音并蒂(dì)姊妹(zǐ)莲蓬(péng)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攲斜(qī)荫蔽(bì)白瓣儿(bàn)释词流转无力繁杂——繁密遮蔽——荫蔽4、指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认真听,听后评价读得怎样?你们觉得该以一种怎样的语调朗读这篇诗情画意的散文诗呢?5、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件出示)(1)文中写了哪些人?哪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了吗?说说看.四、合作探究(一)导语:冰心奶奶是只看到荷叶就想起母亲的吗?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填写下表:(课件出示,分发资料,学生填写)2分类一看红莲二看红莲三看红莲作者心情环境描写红莲情态(师生交流)1、品析第一次作者是什么样的情形下看到红莲的?(指名读句)体味“繁杂、烦闷”也不知是心烦感觉到天都很讨厌呢还是真的连天公也不作美,乌云密布,阴沉沉的,闹人心烦,令作者如此郁闷。但也并不是真的天意要弄人呀!你看,昨天还是菡萏的红莲,今晨却都已开满了呢!大自然是那么地善解人意,通晓人情哪!此乃真是物着人情呀。作者看到这些情景心情有些好转吗?在这里,我们似乎听到作者心底的一声呼唤请听:母亲啊!请顿时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2、品析第二次看莲(小组读句)重点体味“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