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初探芜湖县埭南中学沈秀梅芜湖县教育局教研室沈世虎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实中的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始终无法而有效的解决。本文在分析影响上述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从更新教师理念、激活教材、立足学生及巧用农远资源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改革的策略。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农村初中英语口语口语教学改革一、背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应能就日常生活得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同时还强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途径,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目标”。为体现新课标的精神,积极与“新课标”接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许多城市在英语科目中考时增加了口试测试。然而,现实中的农村口语教学却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与世界沟通范围增大、及英语教学改革对口语重要性的关注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二、问题的出现现行农村初中英语教材《Goforit》的编写每单元都安排了大量与本单元息息相关的Pairwork,充分突出了“说”的技能教学。然而笔者通过对周边几所农村初中英语课的现状调查,意外的发现:(1)在实际英语口语课堂交际活动中,某些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不尽人意;(2)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励之下仍有无人响应的现象,有些学生虽参与了活动,但表达起来却又词不达意,想说又不知怎么说,经常要借助母语甚至本地方言才能勉强表达;(3)还有少数学生坐在后面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默默做个旁观者;(4)初中1高年级大部分学生“说”的积极性锐减,他们眼中的英语口语只是句型的机械操练。这些现象的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农村英语教学者的反省,更需要我们透过表层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去进行冷静、客观和科学的分析。三、问题的原因1.口语教学缺乏“真实性”笔者曾对所带班级106名农村初中学生做了一次调查,调查他们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如表一所示。表1农村初中学生对英语口语情况调查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视度不够。笔者又对周边15位农村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访谈的内容是他们在英语教学中所注重的教学内容,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表2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注重内容情况调查表问题注重听力注重阅读注重写作注重语言点注重口语人数71311143比例47%87%73%94%20%注:表格参考并改编自徐加林(2006)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造成学生不够重视英语口语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虽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由于种种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了农村地区多数学校仍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还没从根本上转变,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听得更“明白”,学得更“彻底”,索性用方言教学。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因舍不得花时间而被师生置之不理了,结果造成他们不会“说”。2.口语主题设计缺乏科学性问题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很重视一般不重视人数112075比例10%19%71%2我们农村初中当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中美合编的新课标下的《Goforit》,是依据我国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而来的新教材。它充分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特点,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例如涉及外国的社会生活和饮食文化的话题,这类教学内容往往不太适合我们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显而易见,如果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充分考虑自己的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因素,过多盲目操作,一切以教师和教参的理解为核心、为标准,教师的主观性、主体性代替了学生的独特性和主动性,那么学生永远处于弱势和劣势之中,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会逐渐消失殆尽,直至他们不愿开口“说”。3.口语活动缺乏普遍性农村初中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使得绝大数班级容量较大,一般在50-60人左右,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