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五一学校分点式教学案第4章第2节第3课时学习过程有效作业:A.必做题(课本P129):1.举出生活中有关本节知识的例子.2.平面内,已知三点A,B,C(不在同一直线上)(1)画直线AB(2)画射线AC(3)连接BC3.已知: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图中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六条.(2)CB=_______+__________.(3)CD=AD-__________=BC-__________;(4)AB=__________+__________.B.选做题:4.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则线段AB的长是个单位长度.5.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5.6cm,BC=2.4cm,则线段AC的长C.拓广探索:6.如图(1),一只壁虎要从圆柱体A点沿着表面尽可能快的爬到B点,因为B点处有它要吃的一只蚊子,则它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并说出依据的数学原理.课后反思:在这一章中,先学习了几何图形的认识,后又学习了直线、【设计意图】通过基础训练,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1西宁市五一学校分点式教学案第4章第2节第3课时射线、线段的概念及性质,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就这节知识来说,为了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我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背景,以文明中的“不文明”引出本节的课题,以学生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了思考和探究,并归纳总结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节的重点是研究线段的性质,我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我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新型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数学是联结“生活世界”与“课本知识”的通道,“活”用教材,寻找生动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使教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现实,争取使每位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每位同学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收获。2西宁市五一学校分点式教学案第4章第2节第3课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