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协调科任教师,提高教学成绩?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更离不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共同育人。班主任工作要想与科任教师工作相协调,密切配合,必须坚持做到:汇报、探究、要求和确保。汇报,也就是班主任要向科任教师定期汇报班中情况,包括班集体近期的奋斗目标、活动安排及班内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及家庭情况,让科任教师做到有的放矢,能随堂“对症下药”。探究,在探究学生中教育学生,在探究教育规律中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要定期与全体科任教师召开碰头会,共同探究如何指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成绩;如何通过学科课程、潜在课程、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分析学生的个性特长、心理特点,研究提高尖子生、临界生水平,转化学习困难生的措施与方法等。要求,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要敢于提出要求,要求科任教师如何配合班主任工作;如何与班主任统一行动,给学生加温、鼓劲,激励学生进步。要求科任教师正面教育,不要矛盾上交,要与学生多感情交流。确保,就是班主任通过养成教育,严格要求,确保每天的课堂纪律与教室内的整洁及学生学习的热情,给科任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环境。除了以上四点之外,教师的威信也是一种教育力量。班主任应有意识地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讲课有意见,班主任应及时善意地向该教师转达这些意见,并积极帮助改进教学方法,切忌在背后说长道短,在学生面前评头品足。班主任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多看科任教师的优点,扬长避短,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的认真教学。当科任教师反映班内存在的问题时,班主任要虚心听取,不护短、不搪塞,要及时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时,班主任要善于公正处理,不要怕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一味地批评学生,也不要怕伤了学生自尊心而在学生面前指出科任教师的不足,最好分别单独交谈了解,逐一解决。情感是沟通与配合的心灵通道。科任教师生病、生活上有困难时,班主任要安排班干部、学生代表去看望,增强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生日祝贺,外出旅游、参观邀请、主题班会请参加,联欢会、家长会请出席等等。科任教师经常参加班级活动,必然会加深对学生的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出自内心地配合班主任工作,就会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