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9页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以轻重工业发展历程和三种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改革路径为主线,详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情况。1998年开始,在城镇化加速、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建等因素的推动下,工业结构重化趋势明显。在企业所有制方面,国家每一次对体制的成功改革都会给工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引领工业化进程。目前,中国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内部改革尚未完成,外部挑战不期而至,影响工业经济发展前景的因素有好有坏。但整体看,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影响当前工业化进程的利弊因素分析,本文展望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四点建议。关键字:工业经济,重工业,轻工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一、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革所有制、投资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垄断范围等多个重要领域,工业经济活力得以加强,为中国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使工业经济体制得以从计划体制逐渐向市场体制转变。在工业化水平持续上升的同时,工业竞争力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明显改善,规模迅速扩大。按当年价格计算,2010年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90多倍,增速长期保持在1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维持在40%左右。(见图1)图1:工业增加值总额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2页共29页第1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9页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注:按当年价格计算;2011年为第一季度数据。下面按时间顺序,分三个时期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工业经济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的政策措施。(一)、1978—1992年,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意在放权让利,以此激励生产经营积极性。(2)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工业部门广泛展开。(3)1980年,经济特区设立后,正式实施“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政策,逐步放开价格管制。(4)1981年,全面推行利润分成制和经济责任制。(5)1983年,开始利改税改革。(6)1984年,对国有企业实行“拨改贷”改革。(7)1986年,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制定沿海地区外向型发展战略,深化价格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格局。(8)1987年,广泛进行组建集团企业、开展公司股份制等多种尝试。(9)1992年,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二)、1993—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1993年,确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2)1996年,对国有企业实行“三改一加强”方针策略,即把国企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第3页共29页第2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9页管理结合起来。(3)1997年,十五大明确时间表,要求大中型国有企业用3年时间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4)1997—2000年,依照抓大放小策略,80%左右的国有小型企业实施了改制;与此同时,中央管理企业的集团化组织形式逐步确立。(5)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一些主管工业总会撤销并改组为国家局,不再直接管理企业。(6)2000年,对一些国家局进行撤销和改革,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体系。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三)、2001年以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2002年,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尽其才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始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4)2005年,出台“非公36条”,是中国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5)2006年,颁布实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为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6)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