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产业投资分析报告摘要电池业是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二十一世纪的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无污染、安全可靠轻便的特点,是高科技、高产出、高利润、高创汇产品,被国外专家称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高科技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产业蓬勃发展,在迈入电子、资讯、通讯的“3C”时代后,电子产品朝着“短、小、轻、薄”的趋势发展,对可携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可携带式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能源——电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这同时由于人们越发关注环境保护的关注,电动汽车有了相当快的发展,对作为其配套能源的二次电池在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并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当前一次电池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性能和逐步实现无汞化;二次电池的发展趋势是氢镍电池逐步取代镉镍电池在电动工具、电动助力车、电话子母机的市场,锂离子电池将逐步挤占氢镍电池在移动通讯和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铅酸蓄电池的发展趋势是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开口铅酸蓄电池。各类新型电子产品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既推动了电池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大大扩展了电池的市场需求量并改变了电池的需求结构。目前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和最大的电池消耗国。我国电池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生产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成本高、污染大。因此我国必须适应世界电池业发展的趋势,改变我国的电池生产格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电池产品。“十五”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总量适度发展,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小型、轻量、高能、无污染的一、二次电池。在政策的有力扶持和积极推动下,我国电池行业将会更快的得到发展,并加快赶超日、美等目前在电池业领先的国家的步伐。我国电池业现在处于产品结构的转型期,提高技术含量、减少污染、加快创新是这一时期的发展重点。这一期间我国电池产业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九五”期间,我国电池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产值的增长率为14%;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2002年电池行业共实现产成品总值22.27亿元,增长16.77%,销售收入262.87亿元,增长12.79%,利润17.32亿元。在国内市场竞争上,我1中国电池产业投资分析报告们逐步站稳脚跟,树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在技术上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上迎头赶上国外知名品牌。但这同时我们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技术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并迅速的把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以提高我国电池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各类电池的出口量稳定增长,产品出口结构也有所改善,在保持原电池现有的成本优势的同时,高技术水平的锂电池出口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入WTO,对我国一次电池的扩大出口、调整出口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有利,对进口则影响不大。而二次电池正处于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还缺乏与发达国家的竞争能力。因此,入世会形成一定冲击,我国需要加强在政策上的保护。对于汽车蓄电池来说,国外品牌的进入会挤压国有品牌在国内蓄电池市场原有的市场份额,需要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才能应对外来的竞争。2中国电池产业投资分析报告目录1.电池行业概述..........................................................................................................................11.1电池业基本概念以及分类...................................................................................................11.2电池的应用领域...................................................................................................................21.3电池产业的产业链...............................................................................................................41.4电池产业的基本特征...........................................................................................................41.5电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