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四四”有效课堂框架下的“个性化教学,互助式学习”我校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中,逐渐总结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四四”有效课堂,即区别与传统课堂的五个特征;课堂教学的四个特点;组织教学的四个策略。五个特征:即个性化教学,互助式学习;讲桌靠边移,教师下讲台;无须举手,自由发言;先学后导,合作展示;当堂达标,不留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个“性化教学,互助式学习”课堂的认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习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课堂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矫正,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中坚持先学后讲、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讲)的原则,课堂围着学生转,学生成了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学生自主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教学目标的反馈矫正。预习时教师出示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4-8-n”的方式,即先与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四人小组讨论,还有问题由六人大组解决,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展示使智慧共享,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精讲点拨。然后,通过反馈矫正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个人自主预习(自主学习)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统领下,完成学案、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达成基础目标。1、预习要求。学生的预习与自学的问题仍然突出: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要明确,要求:(1)预习时间要求:如果教师给学生的预习时间太短,与学生实际所需的时间相差太大,学生无法完成预习。如果教师给学生的预习时间太长,有的学生无事可做,课堂太乱。(2)预习内容范围导学案:路子明晰,环节清楚,目标准确,活动易做、能收到体验、量适中,练习适度(3)预习内容要求预习内容要求可以分为三方面:基本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要求:要求中上游学生掌握的内容。发展性要求:对优生提出的更高要求。(4)预习方式要求:要求学生预习时写在预习笔记上。2、预习检查对学生的预习要有布置有检查。可以采用教师抽查与小组内学生检查的方法。如果一些学生的预习没有到位,小组交流与展示时参与的较差,有的学生游离在小组外,课堂的效果较差。预习结果检查:教师要求: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习方式的错误。学生要求: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小组内督促没有完成的同学完成,学生尽可能完成发展性目标要求。3、教会学生预习学生不能及时的完成预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方法没有掌握,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过程:阅读课本完成或阅读资料完成独立完成。小组互助学习对于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找同伴解决。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4—8—n”的方式,即先“一对一”讨论,再有问题则在“四人小组”讨论,还有问题由“八人大组”解决,最后的问题“全班”一起研究解决。同伴互助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思考问题的方法,弥补自主学习时的知识缺憾,实现二次达标。1、小组内交流: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参与交流,交流无实效。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不在班上解决。要建立一个“1—2—4—8”的合作交流秩序。要求:1)小组互助检查,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2)小组互助学习,解决预习中提高性的问题。3)小组交流研讨,探索预习中发展性的问题。4)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分工与合作。5)对一些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内展示交流,集体解决。6)互助学习中①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听、读、思、问、议、评”,亦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②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