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本周是开学的第四周。我们都知道,学校是文明的摇篮,文明的第一个标志是校舍的干净整洁。可是我们的学校总是存在随手乱扔垃圾,随意浪费的现象,有的同学在教室、楼道、在课桌上、乱刻乱画、乱踩乱蹬,操场内、校园里随手丢弃垃圾。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一位老教授带领中学生代表团参加国际比赛。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中学生虽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老教授叫苦连天。他不仅要指导学生参赛,还要当保姆当服务员,办理登记手续,托运行李,可没有一个学生和他一起搬。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无疑是缺少正确的行为规范教育。我们的学生有些也有这样的行为,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进办公室进教室不打报告。因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加强最基本的文明礼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从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1.我们要怎样做人?中学生首先不是成才成凤问题,而是学会立足社会,怎样生活,怎样同人交往,也就是做人问题才是重点。同学们,你们已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并开始了对人生意义、人生道德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探索,今后能生活得有意义、有作为、有价值,首先要学会怎样做人,使自己懂得如何珍爱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人格,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学会做人,为自己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2.要进行基础文明行为的培养比如:“穿戴要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这是中学生着装的基本要求。再比如怎样与人说话,才能使相互关系融洽,达到交往的目的。这里很有学问,有句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然说话内容千差万别,但总是要使用礼貌语言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3.继续发扬传统理论道德中学生无论是在校园和家里,还是在社会公共场所,都应该尽力做到礼貌待人,敬老爱幼,热情服务,团结和睦,勤劳俭朴,诚实守法,尊师敬长,律已宽人。同学们:贯彻行为规范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下大决心,付大辛苦,努力去做,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实效。同学们,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自尊、自爱、注意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律,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严于律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走向文明!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净化语言,美化校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