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作者姓名:张启素工作单位:綦江区第一实验小学联系电话:13650574088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孩子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成长,虽然大胆自信见多识广,但普遍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如今,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已经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因此提出从学校、家庭这两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关键词:小学生责任感培养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纪元,因为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个大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走向合作与分享。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许多孩子都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他们虽然大胆、活泼、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都很差,依赖性也很强,惟我独尊、感情冷漠、自私娇气,尤其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心。而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会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合作,更不懂得与人分享。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已经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加倍重视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而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呢?下面,我从学校、家庭这两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一、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基地许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中,每天早出晚归,像个保姆似的寸步不离地跟着学生,生怕出现问题,结果学生们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学生在老师面前一个样,老师不在时又是另一个样子。老师们付出很多,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学生没管理好,自己却身心疲惫。这是不是老师管得太细了,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呢?其实,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也是班主任和每个老师都必须要做的工作。(一)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承担义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感,这是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和信任。担任小干部,为班级做事,从而得到大家的关注,是许多小学生的梦想。为了让孩子们梦想成真,我在班里让学生“人人担任小干部”。我的操作方法是: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根据学校要求,将班上的班务工作一一列出来,并设立相应的班干部职位。在此基础上,分三步确定每个同学的工作岗位。第一步,竞选班长和中队长。班长和中队长作为全班的领军人物,在班里的作用非常大,一定要竞选产生。同学们先自愿报名,然后准备竞选演讲,选手可以请老师、家长或好友来帮忙指导或策划。之后召开“竞选班长、中队长”主题班队会。第二步,聘任各小组的组长。开学初,我首先带领学生从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制定班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把班级学生分成了比较均衡的10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展开评比激励机制。每天利用夕会课的部分时间,对各小组的情况进行小结并统计好分数。每周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得分最高的四个小组获得小奖励。到学期末,累计分数较高的小组为“优秀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组和组之间进行竞争,那么这个小组的几个人必然会共同努力,为自己小组争光。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卫生、纪律等方面,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都不愿给自己的小组丢分。我觉得,这一举措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组长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班长、中队长宣誓就职后,我便着手聘任小组长。小组长由班长、中队长提名,班主任提供参考意见,并经过班队会公示。小组长对班长、中队长负责。第三步,确定每人的工作岗位。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承担一项或几项班务工作,担任相应的班干部。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些固定的岗位,比如关灯、开门关门、擦窗台、擦黑板以及扫地等等,我把这些职责分配到个人或小组,各负其责,并定期进行总结,由大家同学来评价小干部的工作。干好了个人负责的这项工作,都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分。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