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十二五”研究项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申请表课题类别:青年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创新课题负责人:仝青顺负责人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第一小学联系电话:0538-5563099电子邮件:420948099@qq.com邮政编码:271401填表日期:2011.12.9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部课题管理办公室编制2011年4月填表说明一、本报表一式打印2份(请用A4规格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二、“课题类别”按照研究性质分别填写重点规划课题或青年专项课题。三、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课题负责人须具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否则须由一名高级职称者或县(区)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四、主要参加者: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五、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六、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1—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创新负责人姓名仝青顺性别男出生年月1983.01专业或行政职务小学一级研究专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历本科电子邮件420948099@qq.com邮政编码271401联系电话区号-(例如021-62232442)手机13561799820工作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第一小学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第一小学主要参加者姓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工作单位胡海龙小学一级课堂教学本科东疏镇第一小学孟红英小学一级课堂作业本科东疏镇第一小学展红梅中学二级信息技术专科东疏镇第一小学预期主要成果C研究报告D调查报告E实验报告—1—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汉语拼音12》孟红英发表案例《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出版社2009.07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孟红英论文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06—2—三、课题论证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项目立项的依据、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项目立项的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给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规划纲要》将教育信息化摆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划纲要》还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这就是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这也为我国今后十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确定了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创新。农村学生的基本素质受其家庭的影响极深;其父母多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与父母交流的时间极少,更别说辅导功课。因此,不能像城市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样,老师稍加点拨,就能举一反三,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作用,此其一。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也制约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此其二。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前进、进步的。我们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也是会不断更新换代的;更多的父母也会更加关爱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学习的。重点:研究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难点:适应农村小学有限的硬件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当前省内外已经有不少老师在作此项研究,但都没有作为一个课题来做,都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的,时间短,涵盖的面也小。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法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注重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具体研究内容采取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统计法和模式研究法。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以增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导向,以促进均衡为发展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为提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