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绳毽校本开发计划VIP免费

绳毽校本开发计划_第1页
1/6
绳毽校本开发计划_第2页
2/6
绳毽校本开发计划_第3页
3/6
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未成年教育八桥中心小学《绳毽》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发布人:浏览:402次时间:2007-9-2917:44:27八桥中心小学《绳毽》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一、背景与目的校本课程”的思想,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中已经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它从政策层面上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证,同时也向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校的绳毽活动,一直在扬中处于优先地位,拥有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及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师队伍。我校男、女绳毽队历年参加市级比赛成绩均占首位。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上述优势为开设绳毽校本课程提供了资源、人力保障,同时营造了课程开发得天独厚的氛围。因此,我们萌发了开发校本课程的设想,试图通过绳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创办学校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2001年6月《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学生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课程的开设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设置是考虑学生的需要,使绳毽校本课程成为对学生发展“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A、人力资源。(如学校现有技术水平较高的教练员队伍,有较多掌握绳毽技术的家长及文化课教师)。的现代化设施,(设施先进的体育馆、,宽敞的室外场地)。(二)、课程目标: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符合我校实际,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绳毽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我校绳毽在扬中、镇江乃至江苏省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绳毽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形成。通过研究和实践,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和运动能力。(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课程开设的需要,调查教师的专业情况。文献研究法:主要学习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本课题是一项学术研究,同时也是我校今后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将把本课题确立的培养目标认真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个案研究法:将随机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四)、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绳毽”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绳毽”校本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绳毽”校本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二、开发过程、启动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组织讨论、论证、确定方案、编写校本教材。、实施阶段:2007年3月—2007年10月、第一阶段:2007年3月—2007年6月按照研究目标,初步实施方案,由绳毽教学入手,逐步向课外体育活动、绳毽比赛延伸。、第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第三阶段:200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绳毽校本开发计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