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热控工程施工工艺要求优质工程是百里挑一,精品工程是优中选优,鲁班工程是精中取精。实现优质,铸造精品与创造鲁班工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实现哎哎哎“实施精细化管理、建设绿色电站、打造精品项目、争创国优工程”的建设总体目标,保证电气、热控工艺质量特制订本方法。在内容上对各种施工项目做具体要求并达到的质量标准进行说明,具体操作工艺由各施工单位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细化,自行安排。电缆桥架安装工艺质量标准1.工艺质量标准1)钢材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无卷边、毛刺。支架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更横撑之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2)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3)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的2/1000;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5/1000。4)梯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上的固定应牢固;梯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梯架(托盘)外侧。5)当直段钢质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有伸缩缝,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2.成品效果图示2电缆敷设安装工艺质量标准1.工艺质量标准1)电缆外观应无损伤。2)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D为电缆外径)电缆型式控制电缆钢铠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3)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多芯10D20D10D15D20D单芯(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布置宜相互错开。(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3)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层,盒内宜注以沥青。4)敷设完毕的电缆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固定牢靠,标志装设齐全。5)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内夹层、隧道、竖井的两端,上述地方,电缆应装设标志牌。(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3(3)电缆标志牌规格应统一,标志牌应选用防腐材料制成,挂靠牢固。6)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在下列地方应该固定: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米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米处。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2)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垫。7)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8)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盘柜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9)电缆在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控制电缆在普通知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2)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10)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米,交叉时不应小于0.5米,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通道应闭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式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上部。2.成品效果图示4电缆套管安装工艺质量标准1.工艺质量标准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2)管口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作成喇叭形。3)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扁现象,其凹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4)金属电缆管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以防腐漆。5)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6)每根电缆管弯头不超过三个,直角弯不应超过两个。7)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