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越障性高安全性越野车的设计与模型制作孟保禄刘旭牛同锋邓文昊机电学院一、课题研究目的1、解决现代汽车越障性和安全性不够高的问题。2、基于对机电一体化的爱好,进一步激发对其兴趣。3、在此次设计及其制作过程中,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和电子控制以及单片机控制的知识技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团队的真正意义。5、培养善于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理解理论,学会应用理论。6、提高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二、课题背景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社会生活中,汽车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是,随之而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也一天天的凸显出来,例如,交通愈来愈拥挤不堪,频繁的交通事故等成为社会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夜间,驾驶员的神经兴奋性比较低,驾驶车辆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夜晚是交通事故的频发时段,例如,夜间漆黑的道路上,很难判断后面驶来车辆的车速以及距自己车尾的距离,从而造成判断错误,造成追尾现象。其次,虽然现在越野车的性能已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最典型的就是悍马。但是,距离完美仍有很长的路,例如,车辆在经过倾斜角比较大的梯台性障碍是,汽车的底座很容易被卡住,使汽车陷入进退两不能的情况,这使一些地势比较忐忑的地方无疑成了汽车的“禁区”,对一大批越野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在军事领域,若能使用无所不能穿越的战车,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为了解决汽车越障问题,我们首先研究越野车在不同路况下行驶可能遇到的困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进行以下学习。越野车的越障性:汽车在公路之外条件下行驶的能力,也就是汽车在复杂路面上的通过性;复杂路面包括:路面、松软路面、光滑路面、坡度路面、狭窄路面和涉水路面及上述路面的合路面等;影响越野汽车越野性能的因素:轮胎数、轮胎花纹、轮胎气压、驱动型式、车架型式、驱动桥型式、变速器型式、轴数、整车的外形尺寸、比功率以及一些部件的安装位置等。上述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爬坡度、涉水深度、车速、越壕沟能力、越垂直障碍能力、最小转弯半径、纵向和横向通过半径、侧倾角等。(一)下面是在不同路面上对车辆行驶性能的要求:(1)通过凹凸不平路面的要求汽车在凹凸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影响其通过性的因素主要有整车的外形尺寸、轮胎直径以及驱动型式等。整车尺寸中的接近角、离去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的通过性影响最大。它们必须适当大,否则,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或者由于接近角过小而插入地下;或者由于离去角过小而将后桥架起;或者由于最小离地间隙过小而将汽车牢牢绊住;或者由于横向和纵向通过半径过大,而将汽车支起。这些现象均会引起汽车“搁浅”。装用多个轴、缩短轮距或轴距等可使纵向或横向通过半径降低。采用大直径轮胎,减小前悬、后悬,提高油箱、消声器、发动机的油底壳等部件的位置,以及采用离地间隙大的轮边减速桥等均可使汽车的通过性得以提高。另外,采用大直径轮胎,有利于提高越野汽车的越壕沟能力和越垂直障碍能力。我们知道,当壕沟宽度大于轮胎直径时,轮胎将坠入壕沟内,使汽车丧失行驶能力。轮胎直径越大,其可越过的壕沟就越宽,能通过的垂直障碍就越高。所以,对于越野汽车,一般应装用大直径轮胎。另外,多轴(桥)车辆的越壕沟能力要比轴(桥)少的车辆越野性强。(2)通过松软路面的要求汽车在通过松软路面时,由于轮胎比在硬路面上行驶时下陷的深度大,所以路面对轮胎产生的阻力就较大。如果使前轮距与后轮距相同,那么,后轮就可沿着前轮压实的车辙行驶,使得后轮轮胎的滚动阻力大大降低。由于汽车的前轮一般为单胎,所以,要使后轮与前轮同辙,那么后轮应采用同一型号的单胎。为了使轮胎在松软路面上行驶时下陷的深度小些,必须减少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轮胎的接地面积是解决上述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采用大直径、宽截面轮胎,以及将轮胎内的气压适当降低,均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使轮胎接地压强降低。采用轮胎中央充气放气系统,可使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就能方便地对轮胎充气和放气,随时调节轮胎的气压。这样既能使轮胎在松软路面上处于低气压状态,增大轮胎与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