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8-10单元)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a∶40Cu∶64Fe∶56Zn∶65Al∶27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汽水C.泥水D.澄清石灰水3.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4.配制50g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量筒C.烧杯D.漏斗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6.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A.X>Y>(H)>ZB.Y>X>(H)>ZC.X>Z>(H)>YD.Y>(H)>X>Z7.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B.t10C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C.t20C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D.温度高于t20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可行的是:()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9.判断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食盐溶液里含有10g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g。B.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5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50g,所以硝酸铵的溶解度比食盐的大C.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150g中,含氯化铵50g,则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D.100g的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36g,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11.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0℃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S/gt℃NaClKNO3t2t120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2、不法分子常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当作黄金来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加盐酸B.测密度C.用火烧D.看颜色13、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A.铁粉B.碳粉C.碱石灰D.生石灰14、向AgNO3、Cu(NO3)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ZnB.Cu、Zn、FeC.Ag、Zn、FeD.Ag、Cu、Fe15、向AgNO3、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16.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17.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A、火碱B、烧碱C、熟石灰D、小苏打18.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19.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