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强化冲关练(三)热点强化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题,共48分)1.(2015·济南二模)“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州之以部落共和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解析】选A。材料大意为,公开选举一个领导人行政,不但不世袭,而且四年就换一届,美利坚以共和国代替君主,他们的制度流传下来而且没有弊端,说明魏源认可了美国的选举制度,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先进的内容,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魏源反专制的思想,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魏源的评价,故D错误。2.“……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D.发展资本主义【解析】选A“。据材料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可知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就是为了抵御外商掠夺,寓强于富,故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洋务派要吸纳民间资本,故B错;C内容在材料中并无体现;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其开展洋务运动是为了挽救清朝统治,故D错。3.(2015·浙江高考·T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解析】选D。材料显示的是某学者对近代民族经济内外联系加深的分析,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环境可以判断:A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买办商人,排除B;C没有材料依托,缺乏逻辑联系,排除;D符合外在市场需求不足引发国内经济恶性连锁反应的原因分析,正确。【拓展延伸】19世纪中后期,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中国西方国内环境政府封建政府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征收重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市场统一技术依赖西方技术,国内人才不足教育发达,技术先进资金缺乏原始资本积累,资金匮乏拥有雄厚的资金,金融业发达国际环境缺乏国际市场的开发,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的海外利益4.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唐人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A.光绪帝下诏维新B.义和团运动兴起C.中国同盟会建立D.中华民国的成立【解析】选D。1898年光绪帝下诏维新,时间不符,故A错误;“”义和团运动与君主立宪和“”民主都不符,故B错误;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但不能促使立宪派与民主派步调一致,故C错误;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使立宪派与民主派步调一致,故D正确。【拓展延伸】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1)从内容上看,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为主流,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2)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3)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4)从过程上看,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5.(2015·安庆三模)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道:“……《民报》出世以前,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