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三中初二年级语文(下)教学案使用者时间课题_《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_玉门三中初二年级语文(下)教学案使用者时间主备教师李翠萍参与教师蒋雅辉何丽刘博李新斌向丽胡曼丽王莹莹薛玉清王芳审核人蒋雅辉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扎实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重点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难点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备导学过程导学设计补充完善第一课时【预习案】一、【预习检查】(5)分钟【课前预习要求】1、据预习案,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整理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勾划要点。2、在20分钟内完成课前预习案。3、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保证完成质量。二、【预习自测】(8)分钟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勾划要点。2、熟读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骇()冉冉()倏然()鬼魅()新颖()悚()然俯瞰()炫()耀海市蜃()楼瑰()丽简陋()敏锐()逊()色【探究案】一、【导入】(2)分钟(略)二、【自主学习】(15)分钟1、本文的观点有哪些?明确:本文说了“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游记要有动感,游记要有悬念、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每况愈下等观点。2、这些观点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明确:“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请各小组从本文中任选一段作者引用、节选的文字来进行赏析解读。展示在黑板上。(提示:除解决翻译之外还可以分析语段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等内容。)举例略总结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三、拓展提升:有人认为作者拘泥于字句,不足以证明其观点;有人则认为正是这样的细读分析令人信服,你认为呢?请具体谈谈。正是这样的细读分析,化抽象为具象,以感性材料阐发理性道理,形象生动,易于领悟,令人信服。【训练案】当堂检测1、因简旧陋熬费心机叱咤风去2、(1)删去“和鸟鸣”(2)删去“随意的”(3)删去“使”1、组织学习“学习目标”。2、小组长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交流掌握情况。3、【预习自测】组长组织在组内检查完成字词。第三组展示,第五组点评。4、【自主学习】:自由阅读8分钟,组长组内交流。第四组展示第1题,第六组组点评。第五组展示第2题,第七组点评。6、【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内讨论交流。第一、三、五组展示第二、四组点评。7、【拓展提升】各小组组内讨论交流。第一、三、五组展示第第二、四八组评价当堂检测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巡视结果,请部分学生展示结果。10、课后作业教师视教学情况布置、检查。玉门三中初二年级语文(下)教学案使用者时间3、C4、B二、【课堂总结】(5)分钟1、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情况2、教师总结三、【布置作业】完成套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