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和校准的概念与主要区别•检定和校准的基本概念•检定的主要类别•校准的主要类别•检定和校准的实施流程•检定和校准的设备与工具•检定和校准的案例分析目录contents01检定和校准的基本概念检定的定义和目的定义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功能、参数等性能进行全面评定和验证,并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过程。目的确保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确保生产、科研和贸易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校准的定义和目的定义校准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功能、参数等性能进行全面评定和验证,并确定其是否符合实际使用要求的过程。目的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校准,可以获得准确的量值,保证产品或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依据。检定和校准的异同点相同点:检定和校准都是对计量器具的性能进行全面评定和验证的过程,以确保其量值的准确可靠。依据不同:检定是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而校准是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不同点对象不同:检定的对象是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而校准的对象是各类计量器具。目的不同:检定的目的是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而校准的目的是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实际使用要求。方法不同: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整体性能进行全面评定,而校准是对计量器具的某一项或几项性能进行评定。02检定的主要类别全检与抽样检定全检对所有产品或物品进行逐一检查,以确保每个产品或物品都符合规定要求。适用于关键或重要的产品或物品,以及在质量保证中需要100%检测的情况。抽样检定通过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或物品进行检测,根据这些样品的检测结果来推断整体的质量状况。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或物品,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周期检定与非周期检定周期检定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或仪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其性能和精度。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产品或仪器,如计量仪器、压力表等。非周期检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或故障情况来确定检测时间,而不是按照固定周期进行检测。适用于使用频率较低的产品或仪器,如实验室设备、工业设备等。首次检定与后续检定首次检定对新生产或新维修后的产品进行性能检测,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适用于新生产或新维修后的产品,如新生产的机器、新维修的设备等。后续检定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产品在持续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性能和质量。适用于需要定期检测的产品,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03校准的主要类别量值校准与功能校准量值校准校准是通过比较被测对象与标准器的量值来确定被测对象的准确度。量值校准侧重于确定被测对象的绝对误差,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础。功能校准除了量值校准,功能校准也很重要。功能校准是指对测量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其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功能校准侧重于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静态校准与动态校准静态校准动态校准静态校准是在相对静止或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校准。例如,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使用标准器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静态校准可以确定测量设备的准确度,但无法验证其在动态环境中的性能。动态校准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的校准。例如,在生产线或现场环境中,使用被测设备对实际产品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设备进行校准。动态校准可以验证测量设备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性能。VS自校准与外校准自校准外校准自校准是指由测量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的校外校准是指由专业计量机构或权威机构进行的校准。外校准通常基于更高准确度的标准器或参考标准进行,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外校准需要具备专业的计量知识和技能。准。自校准通常基于已知的标准器或参考标准进行,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自校准需要具备基本的计量知识和技能。04检定和校准的实施流程制定计划与方案明确目的和目标01根据检定或校准的需求,明确工作的目的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方案。确定范围和参数0203确定需要检定或校准的对象、范围、参数,包括设备、仪器、量具等。制定技术路线根据检定或校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包括方法、标准、步骤等。实施检定或校准准备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