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企业[专题解读]本专题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相关热点材料命题的可能性较大,内容可能涉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减税降费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等。知识重构核心整合1.企业的地位和经营目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经营目的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获取利润(但不是唯一目的)组织形式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是公司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方式主要是发行股票、债券、向银行贷款。新兴的融资方式有众筹。①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②股票筹资: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③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2.分析不同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上升),生产者获利减少(增加),这时生产者会压缩(扩大)生产规模,减少(增加)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某些生产要素之间相互替代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上升),生产者就会增加(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的配置。(2)汇率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以人民币升值为例)(一定要分清是何种类型的企业,不可一概而论)①进口型企业:进口产品价格降低,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②出口型企业: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受限制,不利于出口,出口型企业利润降低;同时促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③对外投资型企业: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助力开展全球化经营。(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企业要立足市场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创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激发消费需求。(4)企业发展与收入分配分配关系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理顺企业分配关系,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财政政策国家实施减税政策,可以增加企业的收入,提高其利润,促进其生产规模扩大;如果实施加税政策,降低企业利润,导致生产规模缩小(5)企业发展与市场作用①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证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②促进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增强企业经营者的诚信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6)企业发展与宏观调控①国家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对于侵害企业产权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有错必纠。3.从企业的多重身份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①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②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样在竞争中才处于有利地位;③根据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适时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④要通过自主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作为经营者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续表企业作为经营者⑤企业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开展节能减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⑥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⑦通过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