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限时跟踪练3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限时:45分钟)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传递的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B.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有机物中C.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增加量表示D.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就是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ATP的合成与分解【解析】能量传递的效率与食物链的长短无关;消费者通过合成有机物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食物链中的能量不能全部转化为ATP中的活跃化学能,大多数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B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B.若C增加1kg,则需要消耗A约42kg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能量之和,因为自身呼吸作用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若C增加1kg,根据它们之间的传递效率、,则需消耗A约42kg;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现象;一定范围内,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多。【答案】B3.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25%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y)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解析】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和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三个途径。因此,图中A代表的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且同化的能量=5.1+2.1+0.25+0.05-5=2.5×103kJ/(m2·y),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2.5+4+9+0.5=16×103kJ/(m2·y),传递效率=2.5/16×100%=15.625%,B正确。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有两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有机物输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9.6×104kJ/(m2·y)+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C错误。食物链是以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捕食关系的单向性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正确。【答案】C4.下表是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a-1)。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5.92.813.1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A.丁为肉食性动物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C.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解析】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表中各营养级形成的食物链为乙丁→→甲丙。乙是生产者,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C正确;丁是植食性动物,A错误;甲随丙的增加而减少,B错误;戊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D错误。【答案】C5.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解析】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项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80÷20%=400,A项正确;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选项D将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项错误。【答案】A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