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强化练67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1.(2019·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试题)某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种群密度会处于波动中D.种内斗争最激烈2.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4~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应出现在T5时且数值保持不变D.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3.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假设某自然种群的数量为N,环境容纳量为K,S1~S5是“S”型曲线上的5个点。根据下表所示数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曲线上的点种群数量(K-N)/KS1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该种群的K值为200B.S5不是该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刻C.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S3之前D.(K-N)/K的比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小4.(2019·吉安第一中学高三周考)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O~t3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O~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5.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6.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的种群数量/(t-1)年的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7.(2020·辽宁丹东质检)如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B.B~C段种内斗争最激烈C.为有效防止鼠疫,最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B点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鼠,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8.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刻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9.图甲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乙是某林场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甲: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型;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的___________,从而有效防止C点的出现;C点后种群的数量变化是由于资源缺乏降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图乙:松鼠种群数量在这30年间的增长_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S”型曲线;松鼠的种群密度从第________年开始达到最低。(3)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9·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联考)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三条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呈“J”型增长的种群而言,其λ值(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的大小与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2)a点之后,Ⅰ、Ⅱ和Ⅲ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