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高三教学形式讲授教师谭美花单位衡南一中课题名称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在教材第二章学生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已明确了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能源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也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在教材第三章以及初中时学生也已经接触了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现象,这又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能写出ATP的结构简式并说出其结构特点(2)知道ATP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意义(3)说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能认同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通货”的原因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功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1的能力(2)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通过对比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提问,联系糖类、脂肪等与能量相关的知识,温故知新,引出本节课题。2、推进新课本节第一个内容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基本能看懂书本对于这一知识的介绍,所以采用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己来学习ATP的结构简式和特点。再由师生共同归纳ATP的名称、简式、功能。ATP与ADP的转化过程和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我结合图片采用讲述法、提问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来帮学生攻克难点。3、知识小结对ATP的结构和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4、实际演练让学生当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2板书设计第三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ATP的结构简式:A-P~P~P二、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ATP====ADP+Pi+能量(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三、ATP的利用作业或预习完成世纪金榜作业测评预习呼吸作用自我评价首先,本节教学注入了新课的导入和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图片的展示,更让学生对ATP的结构简式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其次,在教师帮助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提问式教学、全面准确的帮助学生学习,也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进行自学。最后,通过总结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当堂知识点。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高中知识内容比较多,而时间紧迫,所以不能将本节知识点全部讲完,让学生讨论学习的时间也不够充足。3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重点突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练习时间有点不足,总体而言很好!评议一单位:衡南一中姓名:罗丝日期: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