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9讲基因工程(限时:40分钟)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基因工程的工具、操作程序及应用1,2,3(中),4(中),7(中)2.蛋白质工程的设计流程6(中)3.综合考查5(中)1.(2015河南偃师模拟)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1)用限制酶HindⅢ、BamHⅠ同时切割目的基因,可得到个DNA片段。(2)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切割Ti质粒,可得到个DNA片段。(3)过程①需要用到酶和酶,二者作用的化学键都是。(4)如果把目的基因直接注入植株细胞,一般会被植株细胞。(5)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上。(6)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除采用图中的方法外,还可采用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解析:(1)由于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有2个限制酶BamHⅠ的酶切位点和1个限制酶HindⅢ的酶切位点,所以用限制酶HindⅢ、BamHⅠ同时切割目的基因,可得到4个DNA片段。(2)由于质粒上有HindⅢ、BamHⅠ两种限制酶酶切位点各1个,所以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切割Ti质粒,可得到2个DNA片段。(3)过程①是构建重组质粒,所以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二者作用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4)如果把目的基因直接注入植株细胞,一般会被植株细胞核酸酶分解,而失去作用。(5)Ti质粒上具有TDNA,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染色体DNA上。(6)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答案:(1)4(2)2(3)限制DNA连接磷酸二酯键(4)核酸酶分解(5)TDNA染色体DNA(6)基因枪2.(2015天津河西区一模)萤火虫发光是体内荧光素酶催化一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唯一来源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产生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具体操作过程中下图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2)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载体的帮助,则作为载体必须具备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以及(至少答出两点)等条件。(3)在此转基因工程中,将体外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使其在细胞内的过程称为转化。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第二步是将重组DNA与大肠杆菌混合,进而完成转化过程。(4)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是否能转录出mRNA,可用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除了通过大肠杆菌是否发光来确定外,还可以通过特异性反应来判断。解析:(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荧光素酶基因;图中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是由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另外两个是由另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2)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细胞的筛选;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3)基因工程中,将体外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使其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能够吸收周围DNA分子的状态。第二步是将重组DNA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并在一定温度下完成转化过程。(4)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答案:(1)荧光素酶基因2(2)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3)维持稳定和表达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能够吸收周围DNA分子的状态(或使大肠杆菌处于感受态细胞状态)(4)—分子杂交抗原抗体3.(2015山东济南一模)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D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重要抗原.注射疫苗蛋白可以预防该传染病.某科研机构欲培育出羊乳腺生物反应器,以实现该疫苗蛋白生产的产业化。(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将A基因与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然后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羊的中,常采用的方法是。(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整合到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