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课时达标(15)诗歌的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课时达标(15)诗歌的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1/1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课时达标(15)诗歌的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2/1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课时达标(15)诗歌的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3/10
课时达标(十五)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白云泉①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注】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反映了其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抒情主人公”也可以说是诗人自己。这首诗通篇采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所以,“白云泉”是一个什么形象,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前两句写“白云泉”,关键字有“无心”“闲”,这已经显示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淡泊、闲适;后两句是议论抒情,“何必”“更添”进一步表明了抒情主人公的态度。答案: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请做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诗中抒情主人公借白云泉来表明自己的心志,既可以说是象征,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答案: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象征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颔联描绘的野菊形象要结合全诗来考虑。首先要读懂诗句: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然后再概括颔联描写的野菊的特点,概括的时候要分类,先说其形貌,再说其精神。答案:描绘了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野菊形象。(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自选角度”也就说明角度不止一个,作答时要知道赏析的“角度”都有哪些,才能从中筛选。首先分析颈联是写景还是写人的活动,抑或是议论抒情,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赏析。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但人的活动与景物描写结合在一起,作答时既要考虑表现手法上的特点,还要考虑其表意上的作用。答案:①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画面优美,寄意幽远。②从修辞方面赏析:颈联运用了对偶、借代和对比的手法。“已晚相逢”与“便忙也折”相对,“半山碧”与“一枝黄”相对,对仗工整。“半山碧”代指山林翠绿,“一枝黄”代指野菊。两句形成对比,按说天色已晚,而且见到了满山翠绿的景色,可以满足了,但即便是再忙也要去折一枝野菊,可见对野菊是何等喜爱,情感表达委婉却浓烈。(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答: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课时达标(15)诗歌的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