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度六年级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教师:卢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二、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2、法制教育渗透点(1)第4课:《索溪峪的“野”》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第14课:《鹿和狼的故事》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第21课:《老人与海鸥》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6)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第24课:《金色的脚印》可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保护法》三、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法制渗透,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能初步应用于学习生活中,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向家长宣传自己了解和学到的法律知识,让法律保护自己。四、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课文,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尊重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对法制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努力做到与教材有机统一,达到顺理成章,一箭双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