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志趣追求(拟人)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物的特征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寓意:物的特征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备受风雨摧残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答案:诗中描绘的是虽饱受风雨摧残、寂寞孤苦却依旧保持香气的梅花。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寂寞开无主”,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雨摧残,但它“无意苦争春”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渝。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如何规范答题如何规范答题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步骤2:边境战场,如雪的大漠,似钩的山月,一片肃杀悲凉;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抒发愁情幽愤的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3、表达志向的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备考锦囊】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1、借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