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创建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工作情况汇报市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尚属全国少数几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然而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并没有因经济相对滞后而忽视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反而在迫切的经济发展中牢牢把握发展与稳定统筹,始终坚持“两手都要硬”。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平安建设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坚持拓展思路谋平安、夯实基础筑平安、强化责任推平安、落实防控建平安、消除矛盾保平安,把维护稳定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平安铜仁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把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放在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上,把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平安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去年,市委刘奇凡书记到任后的第一天就听取政法维稳及综治平安建设等工作汇报,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2012年,市级层面在政法综治经费预算中严格按照省里人均1元的要求预算了420万,各级在经济相对困难的情况下都给政法综治工作予以人财物的保障。市综治委更名后,市委为市综治办设置了3个职能科室,增加了8名行政编制,并同时增设了法学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划拨事业编制7个,各区(县)级比照市级正在逐步落实之中,由此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综治工作的实际问题。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以及市人大、政协都将平安建设纳入督查范畴,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督查工作,通过举全市之力认真开展平安建设,全市10个区(县)全部被命名为“平安区(县)”,其中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1个,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4个;命名“平安乡镇”169个,占100%;命名“平安社区”218个,占97.8%;命名“平安小区”556个,占95.4%;命名“平安村寨”4075个,占96.7%;命名“平安单位”2615个,占98.1%;命名“平安企业”415个,占95%;命名“平安校园”的2011个,占97.7%(其中全国“平安校园”7个,全国“消防示范校”4个);命名“平安医院”194个,“平安矿(工、库、林)区”124个,“平安家庭”914163户,第1页共8页“平安商场”104个,“平安街(大)道”56条,命名“平安景区”8个,均达95%以上。全市实现群众安全感连续六年提升,2012年为93.85%,同比上升3.0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被省综治委命名为平安市州。一、围绕发展大局,做好全市平安建设顶层设计我们紧紧围绕市第一次党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的主基调、主战略和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扶贫攻坚规划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平安铜仁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平安铜仁”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区开展系统(行业)平安创建活动的意见》、《xx区创建平安和谐XX县区库区工区实施办法》、《xx市创建XX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将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逐项逐条落实到各区(县)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实行项目化管理、战役式推进。加强碧江、印江和思南3个省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经验的培育,探索总结出了一批独具铜仁特色的工作经验。如全市开展的“民情快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碧江区的“阳光工程”、印江县的“群众工作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沿河县的“平安和谐库区建设”、松桃县的“治枪治穷治愚多管齐下”等,都得了中央政法委、综治办的肯定推广;xx县“三圈五体系建设”,将“五老”人员动员起来,共同构建“平安思南”,玉屏县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家庭,不仅掌握家庭及成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还掌握困难、问题和诉求。二、围绕平安和谐,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重点推动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不仅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平安和谐,也助推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去年4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推进会,修订出台了《xx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整理编印了《xx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手册》,并围绕“科学决策要落实、风险高低要查清、矛盾问题要解决、和谐稳定要确保、改革发展要推进”的目标,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