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课时)第一节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2014.4.3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玻璃体晶状体瞳孔角膜虹膜睫状体请你根据观察上图描述成像的过程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脑一定区域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视觉神经物象镜头光圈底片物象角膜瞳孔睫状体晶状体视网膜调焦器你知道照相机吗?下面我们把照相机和眼球进行对比,看看它们的结构在哪些方面有共同的作用。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思考?近视及其预防调查所在班级的近视率,了解近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调查所在班级的近视率,了解近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矫正你在生活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了吗?你认为应该怎样预防近视眼呢?回想一下,本节课你懂得了那些知识练一练:1.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取景器",正常人的眼之所以能获取远近不同的信息,主要是由于()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随意缩小和放大D.晶状体具有调节功能D2.大脑中大约有一半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视觉产生的部位是()A.角膜B.视网膜C.视神经D.大脑相应区域D•3.在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中,首先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A.角膜细胞B.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C.晶状体细胞D.视觉中枢的神经细胞•4.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如果你近视了,别太担心从此会“视茫茫”而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绝缘,可以进行光学矫正,即配戴()•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5.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对进入眼球的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A.角膜B.晶状体C.脉络膜D.视网膜BDB6.下图是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眼球的哪一部分相当于图中的屏幕和凸透镜()A.视网膜和晶状体B.鼓膜和角膜C.晶状体和玻璃体D.脉络膜和视网膜A7.下图是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外界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A.正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D8.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D13.检查视力时,视力表的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像应是()B“总想看看你的笑脸……”,这与人的视觉形成有关:光穿过黑色的到达你的眼睛。在它周围的自动调整进入眼睛的光的量,当光很亮时,瞳孔收缩,当光很暗时,瞳孔。角膜具有保护瞳孔的作用。就在瞳孔的后面,它的工作机理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影像是在眼球后半部,即在上形成的。瞳孔虹膜放大晶状体视网膜中学生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比例高达60%,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图是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结构是【】;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的结构是【】;相当于照相机胶片的是【】。(2)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装有镜的眼镜加以矫正。3虹膜1晶状体4瞳孔2视网膜1晶状体2视网膜凹透耳和听觉假如失去听觉会怎样呢?阅读教材P83---P84,完成:1.观察83页的耳的基本结构图,试说出耳的结构。2.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半规管前庭耳蜗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听觉说出除视觉和听觉以外,人体具有的感觉以及完成这些感觉的器官1.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A.耳蜗B.鼓膜C.听觉中枢D.半规管2.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有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听神经与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AB3.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在()A.听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