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学常识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2、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3、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务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或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4、说明的方法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5、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练明确看云识天气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理清文章的思路。1、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2、积累天气的谚语。峰峦()点缀()笼罩()预兆()绫纱()绸幕()崩塌()弥漫()霎间()轻盈()鳞波()Luánzhàolíngbēngshàlínzhuìzhàochóumíyíng一.交流预习1.读准下列红体字的音二.研读共赏1.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2.晴天的云有什么特点?阴雨风雪天的云有什么特点?3.薄而高的云有几类?低而厚的云有几类?仔细阅读课文,师友互助看云识天气形态光彩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晕华虹霞薄高厚低晴天阴雨风雪天返回三.互助质疑恰当引用谚语,使说明内容简洁、通俗,文中分别用三条谚语,生动地说明天上的云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师友互助说明其好处。四.拓展延伸积累了文中的有关谚语,了解了识别天气变化的常识.你还知道的谚语有:五、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2、我有什么收获?3、我想对我的学友(师傅)说······看云识天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2、积累天气的谚语。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的漂浮着象征天气晴朗。最高最薄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阳光温和2000米左右2000米左右较薄天晴像草原上的羊群扁球状卷云聚集向前推进晴转阴像白绸幕蒙住天空像毛玻璃,遮住太阳卷云越变越厚将要下雨或下雪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始下降。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更低马上就会下暴雨。乌云密布天空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里红外紫产生在高积云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转晴;华环由大变小,天气转阴。里紫外红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云层变红1、这一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总——分——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师友互助,讨论问题。一、交流感知第一部分(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总)第二部分(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分)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总)2、师友互助,理清文章结构•二:研读共赏•1.举例说明文章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奔马……与“变化无常”照应的内容:与“姿态万千”照应的内容: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